我的课改生活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们也常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然而,课改前,事实却并不如上所讲。
课改前,老师给学生上课,总是恨不得一股脑把教材中的内容全部倒进学生的大脑中,为了所谓的应试,之后完全地“填鸭”式教育。就拿语文来说吧,过去讲课,总是老师站在讲台上,“之乎者也”地讲个不停,什么中心思想、词义句意、内容赏析等等,老师面无表情的念讲。至于学生呢,坐在讲台下,一个个昏昏欲睡,或是执笔狂书,老师念一个字,学生就记一个字,一篇课文急了满满一页纸,但问起来却是毫不理解,还有一些学生,更是左耳进,右耳出,老师讲课枯燥无味,又怎么能要求学生神采奕奕呢?
课改前的学习生活,简单来说,就可谓是——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呆若木鸡!
后来,我初入中学大门,“课改”一次也时常听到。开始时,对于“课改”。我满是不屑一顾,以为不过是一些人被迫被动实行的面子工程罢了。可是,随着学习生活的不断深入,我渐渐体会到了“课改”带来的翻天覆地……
万物沉睡
走进中学的大门,“课改”二字便常常回绕耳边,于是,一大串问号开始在脑海中浮现——什么事“课改”?“课改”真的有意义吗?怎么了解“课改”?“课改”是好是坏?……
我想,当时所有同学也都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吧。只是心里知道有“课改”这么一回事,却又不以为然。
老师告诉我们,可以结组讨论,有实在不懂的问题在询问老师;可以向学校提议,教学工作应该如何进行才能够更有利于学习……但是,由于同学们之间并不熟悉了解,虽然表面上也分成了小组,实则还是小学相识的几个玩伴,平时也几乎不讨论疑难问题,更用说与老师交流了。
这就好像初春之时,心里虽然知道春天来临,可大地万物依旧停留在冬日深深的沉睡之中……
莺歌燕舞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过,同学们之间相互越来越熟悉,慢慢的,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我们向“课改”迈进了一步。
一小部分学生,结成了学习小组,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讨论,每天在课后课下都围坐在一起,共同解决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难题,同时将小组无法完成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此时的老师就好像我们亲近的好朋友一样,正所谓良师即益友吧。
上课时,老师也讲得带了些许感情色彩,偶尔还会模拟场景,知识变得越来越有趣,开始渐渐地容易被学生所吸纳,上课昏睡的学生少了,多了的是学生时常绽放的笑颜。
但是,不足的是,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做好深入“课改”的准备,依旧是独自一人,埋头苦学……
这就好像入春知识,万物复苏,可大多数还都浑浑噩噩,只有少数莺燕充满了活力,欢快地歌舞……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