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裁作文 > 演讲稿
易优作文网——又到9.18

又到9.18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又到9.18

  更多九一八事变作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看到这样的歌词,相信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包含东北同胞在内,都会想起庞龙的《家在东北》,记起超女张冬玲兴高采烈的歌声,但是,还有谁,会记得这样的歌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家在关内流浪
  还有人,会记起九一八事件?还有人,会记起那个国耻日?
  76年前的今天,同样是农历八月初七,东北的同胞们,本期待着中秋月圆人圆的时候,一声爆炸,东北沈阳城外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被日军炸毁,在国民党的“不抵抗”命令下,一个月时间,整个东北三省沦陷,数千万东北同胞,从此沦为亡国奴,长达14年……东北军将士流亡关内,唱起这首歌,条条汉子热泪纵横。
  同样的9月18日,农历八月初八,同样的期待着中秋月圆人圆的日子,历史的车轮,滚了76个春秋,回忆76年前不堪回首的岁月,我们有何感想?我们需要反思,而我们需要反思的,又是什么呢?
  常常在这样的日子里,在这样的国耻日里,听到一次又一次的勿忘国耻,但是,76年后,我们真是勿忘了吗?
  4年前的这个日子,一群日本人,在珠海集体买春,日本人记得这个日子,而受辱的一些中国人,却忘记了……既为国耻日,为何不法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勿忘国耻,知耻而后勇,而不是单纯的说说,缺乏宣传力度,更缺乏政治力度,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法定日子,是有必要的,不然,再出现类似首都某大学饭堂开业打出“9·18,就要发”的宣传横幅,那真是令人心伤……
  有人说,随着岁月的流逝,残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总是痛苦,而非快乐。依然记得,当年高考时,作文是“如果记忆可以移植”,当年正值科索沃事件,我在作文提到,要让这段记忆,包括九一八事件等记忆牢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只可惜,评卷老师似乎更喜欢快乐,他希望残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永远都是快乐,于是,我的语文得到了难得的超低分,如果说其他命题得几分心里有数,那么,问题只能出现在作文上。类似评卷老师这样思想的人,在中国,不在少数吧?
  中国,永远都不缺汉奸。这样的言语,在小日本的口中说出,带着嘲笑。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中,每一次历史转折事件中,都不缺汉奸。

《又到9.18》添加时间:2024-11-27;更新时间:2025-04-2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