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为什么说细节决定成败
朱老师点评作文系列(22)
为什么说细节决定成败
朱延华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俗语本意是用来励志 的,说的是细小的事情会决定大事的走向,提醒人们要重视微不足道的小细节。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开战争夺英国王位。战斗开始前,马夫为理查三世备马掌钉,结果贴片用尽了,钉子也不够,马夫却非常不耐烦地反复催促,战马马掌少钉了一颗钉子就上了战场,在战斗中,理查三世因马掌脱落马失前蹄摔下马来,打了败仗,丢了王位。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俗语,套用在作文写作上,也是非常恰当的。文学写作也是以细节为生命的,好的文学作品,其细节描写一定是和文章的主题 、人物 的性格相一致的,一定是具体的、生动的、鲜活的。本次点评的徐子雯同学《我的爷爷》一文,之所以值得推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细节描写非常好。还有全班同学一起写沈老师活动,也都因为细节描写把沈老师柏老师写得特别传神。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这些人都是青少年同学们最为熟悉的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对自己好到不能再好了,很多同学们写起这些最亲最熟的人,往往会写出“伟大”“无私”“博爱”“崇高”等褒奖歌颂的抽象词汇,虽然议论性评价性的话语写出很多很多,文章却并不好看,人物形象还是单薄、扁平的,甚至千人一面,根本看不出这是谁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根本看不出这是哪一位老师。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关注到人物细节特征,没有写出“这一个”人的独特性。
细节是“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 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徐子雯同学在《我的爷爷》一文中写出来的爷爷,“严厉、不苟言笑”的形象,是用这样的细节来展示的:“他的眉头常常皱成个“川”字”,“使我的小伙伴们特别害怕他,看到他不敢打招呼就急忙溜走了。”读者一看这些文字,就会觉得这个爷爷如在眼前,非常生动形象。讲到爷爷对作者学习的关心,文章写了夜里发现爷爷带着老花镜检查作业的细节,这个细节写得温暖。正是这个感人 的细节,让我决定要推荐这篇作文,也奖励徐子雯同学在班级进行了范读。
有人会问,朱老师,你说的都对,只是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到写作的时候,就不容易想出这些细节了。在作文中进行细节描写难吗?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朱老师为什么在讲写作秘诀时不用名家名篇举例,总是用我们普通学生自己的作文来说,也是要用实际行动回答这样的经常性提问,我们普通同学,只要稍微用点心,掌握一点技巧,就很容易写出好的作品来。作文中的细节描写从哪里来呢?
作文中的细节应当中记忆中来。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往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字数的作品,作文写作需要养成瞬时完成的习惯,而文学创作则有很多时间去准备,可以去体验生活 ,可以去采访采风,可以去查找资料。作文写作,往往和应试有关,时间紧,限制多,因此,作文中的细节,主要靠记忆来实现。
记忆里怎么会有细节呢?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平时的积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做有心人,注意观察,注意感知,徐子雯在文章中写出来的看到爷爷熬夜改作业的细节,就是因为作者心思特别细腻,善于观察,善于感知,对人对事有一颗好奇心,也非常关心他人。做人,最怕的是无感,对万事万物都没有感受,那就很可怕了。因此,要学会有感,能够感知生活,感知他人,感知内心,有这些感知,就能为写好作文的细节描写做好生活积累。
学习感知,还需要多阅读多思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感知生活,需要一定的知识文化和审美素养的积累,没有知识文化的积累,人的眼界是窄的,是模糊的,不一定能分得清好坏、美丑、善恶,更不一定能看清人物、事件、事物的细节。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多读文学作品,多思考,多感悟。只有自己眼界宽了,才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只有自己思想深刻了,才能感悟到更多的细节;只有自己的审美水平提升了,才能发现更多习为为常的细节。
观察,是把握细节的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上周四上课,朱老师布置大家认真观察和体会沈老师的上课,就是想通过这种有意识的练习,让大家学会观察,学会理解,学会比较。从昨天到今天,朱老师一下子收到那么多同学发来的作文,每一位同学写出来的沈老师,都特别像沈老师,有的同学把沈老师和柏老师进行了非常好的比较,这些比较和描写之所以成功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细节描写。
张雨涵同学在文章中写道:“她说话声音很凶,一点也不像她的外表,记得有一次,她来我们班看早读课,我们班声音读得很小,然后她张口就来,没有声音吗!然后说完她就走了。”每一位听过沈老师上课的同学,读到这几句话,一定会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是这一句:“她张口就来,没有声音吗”,因为熟悉,所以就感觉栩栩如生,特别传神。
“沈老师,不太高的身高,她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小脸蛋,不大不小的眼睛上面架着一副眼镜,脸上还有一颗痣,但是这颗痣并不影响她的美貌。”张帆同学对沈老师外貌的描写非常生动,特别细腻,即便原来不认识沈老师,读了这段文字,也能大致想象沈老师的模样。
沈老师一定是非常严厉的,在每一位同学的笔下,都有不同的细节描写。秦媛同学的细节描写非常精彩:“沈老师是扎着马尾辫,第一眼见到老师,觉得她有点娇小,可通过这几堂课觉得是一个不太好惹的女老师。”刘欣宜同学的记忆中:“第一次见面觉得她是一位干练的老师,总是凶凶的样子,给人一种职业女性的距离感。”刘思伶同学则是这样描写沈老师的严厉的:“也可能是沈老师怕自己太温柔的话管不住我们的原因,才装作凶凶的。”李馨同学在比较了沈老师和柏老师之后写道:“比较时候,发现她是一个小小的爆发力很强的老师,而且比较有威慑力。”
同样的人物特征,在不同作者笔下,细节描写一点都不一样。“第一次见到沈老师是在班级门口,当时沈老师刚进来的时候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