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有幸参加了为期12天的全省乡镇党政正职专题培训班,通过收看省领导的专题辅导报告和有关视频,倾听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学习兄弟乡镇的经验,我深受启发,感触很多。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农村土地确权这个突破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富裕谈一谈肤浅的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第一、审视乡情定准位。我乡位于织金县南面,距县城38公里,有18个村123个村民组,使典型的贫困乡。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一是岩溶山区,土地破碎,土壤贫瘠。我乡国土面积96。8平方公里,境内沟壑纵横,没有粮食坝区,虽有耕地面积14580亩(其中田3000亩,土11580亩),但比较分散,生产用水困难。二是传统农业为主,工业惨淡。有7169户30224人,农业人口占比98%,缺乏支撑农业发展的资金、项目,缺乏农业生产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引领发展。虽有6个工矿企业,但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连续五年停产停建。三是贫困面大,程度深。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763元以下的贫困户有3412户10589人。四是缺乏掌握农业实用技术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大工,留在农村的是年老体衰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妇女,严重影响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引用。五是缺乏释放土地红利,让农民受益、发展农村的有利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利条件:一是政策优势。2003年12月30日至2015年连续出台了十二个关注“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同步小康的战略,为“三农”发展带来最好的机遇。二是交通优势。2014年全乡修建通村油路(水泥路)52。94公里,极大改善了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黄织铁路又穿越大寨、白马两个村,在白马将建设货场、客站,经过何家寨的普织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将加速熊家场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成为织金半小时卫星城市的步伐,为农业企业投资、农业生产、农(特)产品产品销售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温泉开发、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可能,为熊家场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是气候资源优势。我乡年平均降水量在1340毫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又有很多高山、丘陵,适宜种植三七、独角莲、杜仲、苦金盆、当参、天麻、半夏等中药材,适宜种植樱桃、猕猴桃、葡萄、梨树、李树、板栗、核桃等经果林,面积广袤的荒山草坡和撂荒的大量土地适宜种植牧草,适宜养殖牛、马、羊、猪等牲畜,世代相传、远近闻名的腊肉、腊排、腊肠、血豆腐、香肠手工作坊将得到千载难逢的升级发展的机会。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我乡要紧紧抓住土地改革这个牛鼻子,进一步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争取项目、整合资源,发展以烤烟、中药材、养殖业、特色种植业为主的山地特色农业,相机发展乡村旅游业,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确保早日提前全
_______以下内容隐藏,需要会员权限_______
开通【VIP会员】免费查看,点此—>购买会员(VIP会员可阅读和下载本站所有文章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