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对联知识
易优作文网——(对联故事)对联故事拾趣:智讨风筝

(对联故事)对联故事拾趣:智讨风筝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蔡锷(一八八二——一九二六)字松坡,湖南宾庆(今邵阳市)人。民国初反袁将领。他于一九一五年十二一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蔡锷将军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
  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唯有蔡锷不怕,他翻过花园的围墙,跳进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好知府在园中散步,看见一个小孩跳进来,便叫家人上前驱赶。蔡锷大声嚷道:“我的风筝掉到这儿了!”知府向周围扫视一番,果然发现,小亭子旁边,有个断了线的风筝,也就消了怒气,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就还给你。”
  蔡锷—扬头,自信地说:“对就对,你快出上联,我们还等着呢!”
  知府皱着眉头,正在思索,忽见墙外,又冒出几个小脑袋。他触景生情,马上吟出一句上联
  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这上联的意思是:在这六、七个孩子中,数你心眼最多。蔡锷一听,立即对出下联:
  知府二千石,唯有公......
  蔡锷故意留下一个字,不说出来,并调皮地贬了眨眼睛说:“我已想好两个字,现在,由你来挑。如果你还我风筝,那就对。‘唯有公廉’,如果不还,那我只好对‘唯有公贪’了。”
  知府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子,竟如此足智多谋。面对这一“廉”一“贪”的选择,他只好将风筝送还给蔡锷。

《(对联故事)对联故事拾趣:智讨风筝》添加时间:2024-12-11;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1-59811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