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对联知识
易优作文网——(对联故事)冯尧安 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

(对联故事)冯尧安 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冯尧安,1918年生于重庆,一生陶醉于楹联,所作之联成千上万。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精通诗词楹联,被尊为重庆市“联坛三老”,曾亲笔撰写过不少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对过去的记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九旬翁冯尧安的记录方式有点特殊——楹联。翻阅他的著作《鸿爪集》,从上世纪3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上千副精简的楹联几乎总结了一部重庆的现代史话。
  在大渡口茄子溪片区,一幢上世纪80年代的居民房内,其中有一家门上写着“晚晴楼”三个字,这里就是93岁高龄冯尧安老人的居所。屋内只有二十几平米,而堆积的书报就占据了房子大部分的空间,地上、箱子里、桌子上,甚至旧式的老衣柜里装的都是满满当当的书刊。相当一部分书籍都是关于楹联的,现在,他仍然订阅了多本楹联刊物,与时俱进。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楹联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1938年,冯尧安进入重庆电力公司(后改为供电局)工作,1964年下放局属重庆杆塔厂(现为重庆电冰箱厂),直到1977年退休。冯尧安幼年读私塾时期接受的是旧学问,那时候老师出对子,简单的有一个字、两个字,底下学生就跟着对。从那时起,冯尧安就对这种旧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至耋耄之年仍然在潜心创作。
  至抗战时期,长大成人的冯尧安就写得多了。那时把对联作为一种礼物赠送给亲友非常盛行:贺寿、红白喜事、交友等等。同时,在春节的时候,冯尧安通常要写几副对联,有的挂在自己的门口,有的赠送亲友,几十年累计下来,加上平时所创作的对联,已成千上万。
  在冯尧安著作的书籍《鸿爪集》里,记录了他从上世纪3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的楹联。比如1950年创作的“飞倦复知还,暖入庚堂歌解放;鸿钧丰转运,春回寅柄兆和平。”记录了中国刚刚得到解放的情景;1976年创作的“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插队落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记录了毛主席当年动员知识青年下乡这件事。诸如此类的楹联,总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时代的动态,串联起来,就是一部至少是重庆的现代史。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冯尧安给自己创作的对联分了很多类别:嵌名类、春联类、颂党政军类、庆喜颂寿类、悼挽缅怀类等。多数都是对当下热点问题的想法,用对联来抒怀,特别是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字里行间能看出浓浓的情谊,还有文人与文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真挚情感。
  用重庆地名配对百副对联
  在《鸿爪集》内,末尾有一百联全部是由重庆地名组成的对联。如“北碚;南坪”

《(对联故事)冯尧安 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添加时间:2024-12-11;更新时间:2025-05-08



    2024-12-11-59885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