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对联知识
易优作文网——(对联故事)包公巧破对联案

(对联故事)包公巧破对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包拯,北宋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字希仁。天圣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官至枢密副使。为官刚正,执法严峻,权臣贵戚为之敛手,任开封府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由于包拯办案时铁面无私,故被百姓尊呼为“包公”。为了解民情,给百姓排忧解难,包公经常微服私访。一次,包公在微服私访时,了解到了这样一个奇案:
  前不久,一对均已年过五十的徐姓夫妻,为十八岁的儿子娶亲。在新婚之夜新郎入洞房之前,才华横溢的新娘为了考考自己的夫君,就出了一对句:点燈登阁各攻书。这是连环对的形式,不但“燈”同“登”,“阁”同“各”是同音字,前字分别是后字加偏旁(或笔划)而成,而且“点灯”二字还是双声,若对出下句,是要颇费脑筋的。新娘出了对句后,隔着房门对新郎说:“你若对不出下句,今晚就不准进入洞房。”新郎苦苦思索了很久,也没有对出下句,遂赌气离家去了学堂。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新娘见坐在桌前的新郎紧锁眉头,便问其故。新郎说:“我直到现在还在为对不出你的对句而发愁呢!”新娘听后,竟悬梁自尽了。因为出了人命案,县衙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把新郎抓捕,刑讯逼供,屈打成招,被判为秋后问斩。听到儿子将要被问斩的消息后,徐母也绝望地投河自尽了。
  包公“访”到此事后,包公感到事有蹊跷,便到李女房中查勘。入夜,包公踱到室外,见月光如水,梧桐树下放着一把椅子,心里一动,笑道:“这对联案破了!”随从都莫名其妙。第二天早晨,包公离开徐家来到县衙,马上令人上街贴出告示,内容大意是开封府要在本地招取一名有才学的书生,到开封府任职,欢迎有志者到府衙应试。十几个应试者来到县衙,包公出的考题正是“点灯登阁各攻书”的对句。应试者对出下句交上答卷后,包公选中了“移椅倚桐同赏月”的梅二。梅二见自己被选中,十分高兴地问包公:“包大人,不知您何时带晚生回开封府?”只见包公冷笑一声,把惊堂木一拍,就下令衙役把该考生捆绑了起来。接着包公让人把那个秋后问斩的新郎带来,当新郎在暗中确认梅二是自己的同窗好友,包公更加认定了自己的想法。只见他把惊堂木一拍,问道:“梅二,你如何奸淫新娘,还不从实招来。”
  开始梅二连呼冤枉,拒不招认。包公出其不意地大喝一声:“下联!”梅二一听,惊慌失措,战战抖抖地如实招供认罪。原来,那天晚上新郎到了学堂后,正在学堂夜读的梅二一见新郎在新婚之夜不入洞房却来到了学堂,便问其故。新郎如实把对句之事告诉了他,梅二立刻就打起了坏主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借回家为

《(对联故事)包公巧破对联案》添加时间:2024-12-11;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1-60144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