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原文_《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翻译_《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作者介绍_《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原文_《浣溪沙·伏...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700字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清代·纳兰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注释]:①去年末爆发的日俄战争刚结束。船过黄海,见日俄战图,她心有所感,适值日人索句,于是写了这首诗。诗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争夺战争的气愤和誓死投入革命、拯救民族危亡的决心。 ②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 去复来:秋瑾光绪三十年仲夏东渡,翌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国。 ③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挟春雷:喻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春雷:借指启聩振聋的革命道理。④忍看:反诘之词,意为“哪忍看”。图画:指地图。移颜色:指中国的领土被日俄帝国主义侵吞。 ⑤“肯使”句:岂能让祖国河山被日、俄帝国主义的侵略炮火化为灰烬!劫灰,劫火之灰,佛家语。这里指被战火毁坏。⑥“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 ⑦救时:挽救国家危亡的局势。仗:依靠。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群,犹超群。 ⑧乾(qìán钱)坤:天地,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评析]:

[关键词]:无奈,回忆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原文_《浣溪沙·伏雨朝寒愁...》添加时间:2024-08-12;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8-12-14837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