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注释]:1.长(zhǎng):生长。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本,树根。3.浚(jùn):疏通,挖深。4.在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5.明哲:聪明睿智(的人)。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7.域中:指天地之间。8.休:美。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9.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10.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景,大。11.殷忧:深忧。12.实:的确。13.克终者盖寡: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克,能。盖,表推测语气。14.傲物:傲视别人。物,这里指人。15.吴越为一体:(只要彼此竭诚相待)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胡,指北方;越,指南方。16.骨肉为行路:亲骨肉之间也会变得像陌生人一样。骨肉,有血缘关系的人。行路,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17.董:督责。18.振:通“震”,震慑。19.苟免而不怀仁:(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20.怨不在大:(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21.可畏唯人:可怕的只是百姓。人,本应写作“民”,因避皇上李世民之名讳而写作“人”。22.载舟覆舟:这里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3.见可欲: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出自《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下文的“知足”、“知止”(知道适可而止),出自《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24.将有所作:将要兴建某建筑物。作,兴作,建筑。25.安人:安民,使百姓安宁。26.念高危: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危,高。27.则思谦冲而自牧: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修养。冲,虚。牧,约束。28.江海下而百川:江海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下,居……之下。29.盘游:打猎取乐。30.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31.敬终:谨慎地把事情做完。32.虑壅(yōng)蔽: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壅,堵塞。33.想谗邪: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谗,说人坏话,造谣中伤。邪,不正派。34.正身以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