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注释]:(1)选自《板桥家书》。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书法家、文学家。潍县署,当时郑燮供职于此。潍县,今属山东省。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潍县署中寄舍弟第一书,郑燮在官署中给自己的弟弟的第一封家书。(2)以…为:把…作为。(3)济事:能成事,中用。济,对事情有益。(4)了了:明白。(5)方寸:指人的内心。(6)不暇:没有空闲,指应付不过来。(7)即:立刻。(8)与:和。(9)与:相关。(10)孰:谁。(11)如:比得上。(12)韦编三绝:相传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韦,皮革。(13)微言精义: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14)愈:越。(15)探:探讨,探寻。(16)出:显露,明白。(17)研:钻研。(18)入:深入。(19)往:前行。(20)穷:穷尽。(21)虽:即使。(22)生知安行:生,出生。知,懂得。安,从容不迫。行,实行。即“生而知之”(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安而行之”(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这是古人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23)困勉下学: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24)功:努力。(25)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里指翰林院,翰林学士供职之所。洒然:畅快的样子。(26)《阿房宫赋》:唐朝杜牧的文章。(27)四鼓:四更,凌晨1~3时。(28)苦:以......为苦,对.....感到辛苦。(29)岂:难道。(30)以:因为。(31)过:过目。(32)了:结束,完结。(33)再:第二次。(34)迄:始终,一直。(35)且:况且。(36)辄:就。(37)陋:弊端。(38)即:就。(39)《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朝司马迁撰。(40)以:认为。(41)为:是。(42) 会:包围。(43)观:观赏。(44)可欣可泣:值得欣喜值得悲泣。(45)耳:罢了。(46)没分晓:不懂道理。(47)钝:迟钝,愚笨。(48)传奇:这里指明清两代盛行的戏曲。(49)及:以及。(50)打油诗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平仄韵律的旧体诗词;相传为唐朝张打油所创,因而得名。(51)亦:也。(52)复:又。(53)寓目:观看,过目。(54)悉:都。(55)贮:贮藏。(56)龌龊(wòchuò):不干净,这里有品位低俗的意思。(57)不得:不能够。(58)洒然:畅快的样子。(59)与我何与也:相关[1] 。(60)暇:空闲。(61)然:但是。(62)惟:只有
[评析]:
[关键词]:写景,写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