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作者介绍]: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注释]:⑴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这里代指所写美女。绡帐:丝织的床帐。晋王嘉《拾遗记·蜀》:“ 先主甘后……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召入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⑵香鬟(huán):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堕髻:堕马髻的省称,为一种发式。《后汉书·梁冀传》记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李贤注引《风俗通》:“堕马髻者,侧在一步……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放佼之。”沉檀:指用沉檀木做的枕头。⑶辘轳:井上汲水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咿哑:形容物体转动或摇动声,这里指是辘轳转动的声音,其声如玉之鸣。⑷芙蓉:借指美人。《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后因以“芙蓉”喻指美女。⑸双鸾:指镜盖上所绣的鸾鸟。秋水光:形容明镜的光芒像秋水一样明净。⑹临镜:对镜。唐元稹《三兄遗白角巾》诗:“暗梳蓬发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⑺香丝:指发丝。丝、云:都指美女的头发。⑻玉钗:玉制的钗。由两股合成,燕形。汉司马相如《美人赋》:“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或作“玉梳”。⑼老鸦色:形容头发乌黑。⑽翠滑:色黑而润泽。多用以形容女人头发。簪(zān):插定发髻。⑾烂漫:形容光彩四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丹彩之饰,徒何为乎,浩浩汗汗,流离烂漫。”娇慵:柔弱倦怠貌。宋柳永《临江仙引》词之三:“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⑿鬟多无气力:发长髻高好像力不能胜。⒀婑(此字应为“髟”下加“委”,音wǒ)鬌(duǒ):形容发髻美好。欹(qī):倾斜之意。“欹不斜”,指发髻似斜非斜。⒁云裾(jū):轻柔飘动如云的衣襟。宋陈著《柳梢青·寿吴竹溪内》词:“缥缈瑶城。客情春小,本分寒轻。霞佩云裾,步联西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