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山
唐·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注释注释:时间的流逝,
使古往今来多少志士才人慷慨悲歌。
李商隐这首诗,
所吟咏慨叹的尽管还是这样一个带有永恒性的宇宙现象,
却极富浪漫主义的奇思异想,
令人耳目一新。
一开头就把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到人们面前。
傅玄《九曲歌》说:“岁暮景迈群光绝,
安得长绳系白日?”长绳系日,
是古代人们企图留驻时光的一种天真幻想。
但这样的“长绳”又到哪里去找呢?傅诗说“安得”,
已经透露出这种企望之难以实现;李诗更进一步,
说“从来系日乏长绳”,
干脆将长绳系日的设想彻底否定了。
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
望见逝川东去、白云归山的景象,
不免令人感慨,
中心怅恨,
无时或已。
由系日无绳之慨,
到水去云回之恨,
感情沉降到最低点,
似乎已经山穷水尽,
诗人却由“恨”忽生奇想,
转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镜。
“欲就麻姑买沧海。
”麻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
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
这里即因此而认定沧海归属于麻姑,
并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
乍读似觉这奇想有些突如其来,
实则它即缘“系日乏长绳”和“水去云回”而生。
在诗人想象中,
“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
最后都流注汇集于大海,
因而这横无际涯的沧海便是时间的总汇;买下了沧海,
也就控制占有了全部时间,
不致再有水去云回之恨了。
这想象,
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天真到接近童话的程度,
却又大胆得令人惊奇;曲折到埋没意绪的程度,
却自有其幻想的逻辑。
末句更是奇中出奇,
曲之又曲。
沧海究竟能不能“买”?诗人不作正面回答,
而是幻觉似地在读者面前推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形象── 一杯春露冷如冰。
刚刚还展现在面前的浩渺无际的沧海仿佛突然消失了,
只剩下了一杯冰冷的春露。
神话中的麻姑曾经发现,
蓬莱仙山一带的海水比不久前又浅了一半,
大概沧海又一次要变成陆地了。
诗人抓住这一点加以发挥,
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缩短为一瞬间,
让人意识到这眼前的一杯春露,
不过是浩渺的沧海倏忽变化的遗迹,
顷刻之间,
连这一杯春露也将消失不存了。
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疾的极度夸张,
也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极度夸张。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一个“冷”字,
揭示出时间的无情、自然规律的冰冷无情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失望情绪。
诗中那种“欲就麻姑买沧海”的奇异而大胆的幻想,
“一杯春露冷如冰”的奇幻而瑰丽的想象,
却充分体现出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奇幻的想象和构思,
颇似李贺,
可以看出李贺对李商隐的影响。
有人曾指出诗中买沧海的设想和李贺《苦昼短》中“天东有若木,
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
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
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
少者不哭”的意思差不多,
而“一杯春露冷如冰”的诗句则是点化李驾《梦天》“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句子,
这是非常精辟的比较分析。
题称“谒山”,
即拜谒名山之意。
从诗中所抒写的内容看,
当是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有感而作。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将一个古老的题材写得这样新奇浪漫,
富于诗情,
也许正可以借用和诗人同时的李德裕说的一句话来评价:“譬诸日月,
虽终古常见,
而光景常新,
此所以为灵物也。
”(刘学锴)出处全唐诗
(唐七绝)谒山(李商隐)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李商隐,谒山,唐诗,苏州语文阅读写作辅导,易优作文阅读培训,李商隐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