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七绝)赠少年(温庭筠)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唐七绝)赠少年(温庭筠)


赠少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
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
月照高楼一曲歌。
注释注释:作品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
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
彼此情味相投,
但只片刻幸会,
随即就分手了。
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
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
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如果认为诗中的“客恨”只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那还未免皮相。
清代徐增认为温庭筠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而庵话唐诗》卷六)。
这首小诗确是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客游他乡,
忽遇友人,
本当使人高兴,
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

苏州少儿书法培训,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故觉颇多苦恨。
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
更容易触动游子的愁肠了。
“秋风叶下洞庭波”,
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
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
借以渲染“客恨”,
并非实指。
和下文的“夜别淮阴市”一样,
都是借意,
不可呆读。
诗的前半融情入景,
“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
后半借酒消愁,
意思就显露得多了。
“酒酣夜别淮阴市,
月照高楼一曲歌”。
“淮阴市”,
固然点出话别地点,
但主要用意还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
这里显然是暗用淮阴侯韩信的故事。
韩信年少未得志时,
曾乞食漂母,
受辱胯下,
贻笑于淮阴一市。
而后来却征战沙场,
成为西汉百万军中的统帅。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温庭筠也是才华出众,
素有大志,
但因其恃才傲物,
终不为世用,
只落得身世飘零,
颇似少年韩信。
故“酒酣夜别淮阴市”句,
正寓有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
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
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
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
以壮志共勉,
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
这首诗善于用典寄托怀抱,
且不着痕迹,
自然地与写景叙事融为一体,
因景见情,
含蓄隽永。
暗用韩信故事来自述怀抱之后,
便引出“月照高楼一曲歌”的壮志豪情。
“月照高楼”明写分别地点,
是景语,
也是情语。
四个字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
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
它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
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 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优秀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调相吻合,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
这正是诗人壮志情怀的写照。
诗贵有真情。
温庭筠多纤丽藻饰之作,
而本篇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独标一格,
令人耳目一新。
(阎昭典)出处全唐诗:卷579-3

(唐七绝)赠少年(温庭筠)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温庭筠,赠少年,唐诗,苏州语文阅读写作辅导,易优作文阅读培训,温庭筠的诗词

《(唐七绝)赠少年(温庭筠)》添加时间:2025-05-19;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9-107426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