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七绝)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200字

(唐七绝)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登崖州城作
唐·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释注释:李德裕是杰出的政治家,
武宗李炎朝任宰相,
在短短的秉政六年中,
外攘回纥,
内平泽潞,
扭转了长期以来唐王朝积弱不振的混乱局面。
可惜宣宗李忱继位之后,
政局发生变化,
白敏中、令狐绹当国,
一反会昌时李德裕所推行的政令。
他们排除异己,
嫉贤害能,
无所不用其极;而李德裕则更成为与他们势不两立的打击、陷害的主要对象。
其初外出为荆南节度使;不久,
改为东都留守;接着左迁太子少保,
分司东都;再贬潮州司马;最后,
终于将他窜逐到海南,
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这诗便是在崖州时所作。
这首诗,
同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篇幅短小的七言绝句,
作者都是迁谪失意的人,
写的同样是以山作为描写的背景。
然而,
它们所反映的诗人的心情却不同,
表现手法及其意境、风格也是迥然各别的。
作为身系安危的重臣元老李德裕,
即使处于炎海穷边之地,
他那眷怀故国之情,
仍然锲而不舍。
王谠《唐语林》卷七云:“李卫公在珠崖郡,
北亭谓之望阙亭。
公每登临,
未尝不北睇悲哽。
题诗云……”他登临北睇,
主要不是为了怀念乡土,
而是出于政治的向往与感伤。
“独上高楼望帝京”,
诗一开头,
这种心情便昭然若揭;因而全诗所抒之情,
和柳诗之“望故乡”是有所区别的。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鸟飞犹是半年程”,
极言去京遥远。
这种艺术上的夸张,
其中含有浓厚的抒情因素。
人哪能象鸟那样自由地快速地飞翔!
可是即使是鸟吧,
也要半年才能飞到。
这里,
深深透露了依恋君国之情,
和屈原在《哀郢》里说的“哀故都之日远”,
同一用意。
再说,
虽然同在迁谪之中,
李德裕的处境和柳宗元也是不相同的。
柳宗元之在柳州,
毕竟还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
只不过因为他曾经是王叔文的党羽,
弃置边陲,
不加重用而已。
他思归不得,
但北归的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否则他就不会乞援于“京华亲故”了。
而李德裕之在崖州,
则是白敏中、令狐绹等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所采取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
在残酷无情的派系斗争中,

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他是失败一方的首领。
那时,
他已落入政敌所布置的弥天罗网之中。
历史的经验,
现实的遭遇,
使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必然会贬死在这南荒之地,
断无生还之理。
沉重的阴影压在他的心头,
于是在登临看山时,
着眼点便在于山的重叠阻深。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这“百匝千遭”的绕郡群山,
不正成为四面环伺、重重包围的敌对势力的象征吗?人到极端困难、极端危险的时刻,
由于一切希望已经断绝,
对可能发生的任何不幸,
思想上都有了准备,
心情往往反而会平静下来。
不诅咒这可恶的穷山僻岭,
不说人被山所阻隔,
却说“山欲留人”,
正是“事到艰难意转平”的变态心理的反映。
诗中只说“望帝京”,
只说这“望帝京”的“高楼”远在群山环绕的天涯海角,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通篇到底,
并没有抒写政治的愤慨,
迁谪的哀愁,
语气是优游不迫,
舒缓而宁静的。
然而正是在这优游不迫、舒缓宁静的语气之中,
包孕着无限的忧郁与感伤。
它的情调是深沉而悲凉的。
(马茂元)出处全唐诗:卷475-44

(唐七绝)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李德裕,登崖州城作,唐诗,苏州语文阅读写作辅导,易优作文阅读培训,李德裕的诗词

《(唐七绝)登崖州城作(李德裕)》添加时间:2025-05-19;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9-107338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