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雨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注释](1)蓝田:即今陕西省蓝田县。
(2)强:勉强。
(3)倩:请人代替自己做。
(4)蓝水:即蓝溪,
在蓝田山下。
(5)玉山:即蓝田山。
(6)茱萸:草名。
古时重阳节,
都要饮茱萸酒。
[译文]人老了,
又面对悲凉的秋色,
看来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
今日时逢重阳节,
我的兴致来了,
要和大家尽情欢乐。
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短怕帽子被风吹落,
因此笑请旁人把帽子正一正。
蓝田的水远从千条溪涧中流来,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玉山高危冷俊两峰并峙。
明天再聚会时,
哪个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
把茱萸多看看,
佩之登高辟邪,
以图明年再相会。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人已老去,
对秋景更生悲,
只有勉强宽慰自己。
今日重九兴致来了,
一定要和你们尽欢而散。
这里“老去”一层,
“悲秋”一层,
“强自宽”又一层;“兴来”一层,
“今日”一层,
“尽君欢”又一层,
真是层层变化,
转折翻腾。
首联即用对仗,
读来宛转自如。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人老了,
怕帽一落,
显露出自己的萧萧短发,
作者以此为“羞”,
所以风吹帽子时,
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
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
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
九日游龙山,
风至,
吹嘉帽落,
温命孙盛为文嘲之。
”杜甫曾授率府参军,
此处以孟嘉自比,
合乎身份。
然而孟嘉落帽显出名士风流蕴藉之态,
而杜甫此时心境不同,
他怕落帽,
反倩人正冠,
显出别是一番滋味。
说是“笑”倩,
实是强颜欢笑,
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意绪。
这一联用典入化,
传神地写出杜甫那几分醉态。
宋代杨万里说:“孟嘉以落帽为风流,
此以不落帽为风流,
翻尽古人公案,
最为妙法。
”(《诚斋诗话》)“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
按照一般写法,
颈联多半是顺承前二联而下,
那此诗就仍应写叹老悲秋。
诗人却不同凡响,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练字</a>
猛然推开一层,
笔势陡起,
以壮语唤起一篇精神。
这两句描山绘水,
气象峥嵘。
蓝水远来,
千涧奔泻,
玉山高耸,
两峰并峙。
山高水险,
令人只能仰视,
不由人不振奋。
用“蓝水”、“玉山”相对,
色泽淡雅。
用“远”、“高”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
既标出深秋的时令,
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
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
雄杰挺峻,
笔力拔山,
真可叹服。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当他抬头仰望秋山秋水,
如此壮观,
低头再一想,
山水无恙,
人事难料,
自己已这样衰老,
又何能久长?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
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茱萸呀茱萸,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明年此际,
还有几人健在,
佩带着你再来聚会呢?上句一个问句,
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
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
下句用一“醉”字,
妙绝。
若用“手把”,
则嫌笨拙,
而“醉”字却将全篇精神收拢,
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的情态:虽已醉眼矇眬,
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
不置一言,
却胜过万语千言。
这首诗跌宕腾挪,
酣畅淋漓,
前人评谓:“字字亮,
笔笔高。
”(《读杜心解》)诗人满腹忧情,
却以壮语写出,
读之更觉慷慨旷放,
凄楚悲凉。
(徐永端)----------------------鹤注此是乾元元年为华州司功时,
至蓝田而作。
华至蓝田八十里。
旧编在至德元年。
是时身陷贼中,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不能远至蓝田。
且两宫奔窜,
四海惊扰,
岂有兴来尽欢之理乎?老去悲秋强自宽①,
兴来今日尽君欢②。
羞将短发还吹帽③,
笑倩傍人为正冠④。
蓝水远从千涧落⑤,
玉山高并两峰寒⑥。
明年此会知谁健⑦。
醉把茱萸仔细看⑧。
(上四九日饮庄,
五六庄前之景,
七八九日之感。
赵大纲曰:“羞将短发,
未免老去伤情。
笑倩傍人,
仍见兴来雅致。
二句分承,
却取孟嘉事而翻用之。
千涧汇流,
两峰遥峙,
此壮观之足以发兴者。
但思山水无恙,
而人事难知,
故又细看茱萸,
仍与老去悲秋相应。
朱瀚曰:通篇不离悲秋叹老,
尽欢至醉特寄托耳。
公曾授率府参军,
用孟嘉事恰好。
)①陆机诗:“但恨老去年遒。
”《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列子》:孔子见荣启期鼓琴而歌,
曰:“善乎能自宽也。
”②《晋书》:王徽之夜雪访戴安道,
曰:“本乘兴而来。
”又:徽之至吴中,
径造竹下,
留坐尽欢而去。
《汉书》:李陵为苏武置酒设乐,
武曰:“清毕今日之欢。
”宋龚芥隐得王仲言本,
此诗次句作“今朝醉里为君欢”。
今按首二乃对起,
若依龚说,
语近于俗。
③陈后主诗:“羞将别后面。
”汉乐府《长歌行》:“发短耳何长。
”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
九日游龙山,
参僚毕集,
时风至,
吹嘉帽堕落,
温命孙盛为文嘲之。
《魏志》:曹植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
谓曰:“汝倩人耶?”④古乐府:“但恐傍人闻。
”《淮南子》:“坐而正冠,
起而更衣。
”⑤《三秦记》:蓝田有水,
方三十里,
其水北流,
出玉石,
合溪谷之水,
为蓝水。
鲍照诗:“千涧无别源。
”⑥晏氏曰:武德三年,
尝析蓝田置玉山县,
贞观三年省。
则王山在蓝田也。
《华山志》:岳东北有云台山,
两峰峥嵘,
四面悬绝,
上冠景云,
下通地脉。
朱注两峰,
指云台山。
旧云华山、秦山者,
非。
《汉书注》:并字作傍字解。
⑦《左传》:“在此会也。
”⑧《西京杂记》:汉武官人贾佩兰,
九日佩茱萸,
饮菊花酒,
令人长寿。
看茱萸,
明是伤老。
顾注谓手把茱萸、眼看山水,
非是。
《北史·源思礼传》:“为政当举大纲,
何必太仔细也?”黄生曰:亦暗反九日事,
皆善推新。
杨万里曰:唐七言律,
句句字字皆奇。
如杜《九日》诗,
绝少。
首联对起,
方说悲忽说欢,
顷刻变化。
领联,
将一事翻腾作二句。
嘉以落帽为风流,
此以不落为风流,
最得翻案妙法。
入至颈联,
笔力多衰,
复能雄杰挺拔,
唤起一篇精神。
结联,
意味深长,
悠然无穷矣。
陈后山云:领联文雅旷达,
不减昔人。
故谓诗非力学可致,
正须胸中度世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4_57
(唐朝七言律师)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唐诗,苏州语文阅读写作辅导,易优作文阅读培训,杜甫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