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七绝)赠别二首之二(杜牧)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000字

(唐七绝)赠别二首之二(杜牧)


赠别二首之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注解:1、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
一时无法表达,
只能无言相对,
倒象彼此无情。
2、尊:酒杯。
韵译: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评析:第二首着重写惜别,
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
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
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
而是郁悒感伤,
实乃多情,
回应首句。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
但这种感情的表现,
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这种感情本身,
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
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
却写得坦率、真挚,
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
又不得不分别,
感情是千头万绪的。
“多情却似总无情”,
明明多情,
偏从“无情”着笔,
著一“总”字,
又加强了语气,
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
以至使他觉得,
无论用怎样的方法,
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
别筵上,
凄然相对,
象是彼此无情似的。
越是多情,
越显得无情,
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 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诗人把它写出来了。
“唯觉樽前笑不成”,
要写离别的悲苦,
他又从“笑”字入手。
一个“唯”字表明,
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
举樽道别,
强颜欢笑,
使所爱欢欣!
但因为感伤离别,
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
想笑是由于“多情”,
“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
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
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
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说得委婉尽致,
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
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
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
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
借物抒情。
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
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
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蜡烛”本是有烛芯的,
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
把蜡烛拟人化了。
在诗人的眼里,
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
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
“替人垂泪到天明”,
“替人”二字,
使意思更深一层。
“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
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
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
风流蕴藉,
意境深远,
余韵不尽。
就诗而论,
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
杜牧为人刚直有节,
敢论列大事,
却也不拘小节,
好歌舞,
风情颇张,
本诗亦可见此意。
(张燕瑾)出处唐诗三百首

(唐七绝)赠别二首之二(杜牧)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练字</a>

关键词:杜牧,赠别二首之二,唐诗,苏州语文阅读写作辅导,易优作文阅读培训,杜牧的诗词

《(唐七绝)赠别二首之二(杜牧)》添加时间:2025-05-19;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9-107341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