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七绝)初冬夜饮(杜牧)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唐七绝)初冬夜饮(杜牧)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
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干?注释注释:会昌二年(842),
杜牧四十岁时,
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
被外放为黄州刺史,
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此诗可能作于睦州。
“淮阳多病偶求欢”,
淮阳,
指西汉汲黯。
汲黯因刚直敢言,
屡次切谏,
数被外放。
在出任东海太守时,
虽卧病不视事,
而能大治。
后又拜为淮阳太守,
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
今病,
力不能任郡事”(《汉书·汲黯传》),
要求留在京师,
但遭拒绝。
汲黯最后就死于淮阳。
诗人以汲黯自比,
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的。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偶求欢”的“欢”,
指代酒,
暗点诗题“饮”字,
表明诗人愁思郁积,
难以排遣,
今夜只能借酒浇愁,
以求得片刻慰藉。
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
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
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
天寒岁暮,
秉烛独饮,
吊影自伤,
愤悱无告,
更觉寂寞悲凉。
“霜”,
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
不仅与“初冬”暗合,
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
“客袖”已见乡思之切,
“侵霜”更增流徙之苦,
只此四字,
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
饱含了多少辛酸!
“烛盘”,
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
真是语不虚设。
寥寥七字,
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练字</a>
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
是颇具匠心的。
看来诗人独斟独饮,
并不能释忧解愁。
于是他罢酒辍饮,
凭栏而立,
但见朔风阵阵,
暮雪纷纷,
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
这里看似纯写景色,
实则情因景生,
寓情于景,
包孕极为丰富。
诗人烛下独饮,
本已孤凄不堪,
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
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
“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问,
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
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此诗首句用典,
点明独酌的原因,
透露出情思的抑郁,
有笼盖全篇的作用。
次句承上实写夜饮,
在叙事中进一步烘托忧伤凄惋的情怀。 中小学生作文投稿,中小学生作文点评与打分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第三句一笔宕开,
用写景衬垫一下,
不仅使全诗顿生波澜,
也使第四句的慨叹更其沉重有力。
妙在最后又以问语出之,
与前面三个陈述句相映照,
更觉音情顿挫,
唱叹有致,
使结尾有如“撞钟”,
清音不绝。
明胡震亨说:“牧之诗含思悲凄,
流情感慨,
抑扬顿挫之节,
尤其所长。
”玩味此诗,
庶几如此。
(徐定祥)

(唐七绝)初冬夜饮(杜牧)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杜牧,初冬夜饮,唐诗,苏州语文阅读写作辅导,易优作文阅读培训,杜牧的诗词

《(唐七绝)初冬夜饮(杜牧)》添加时间:2025-05-19;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9-107405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