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注释:[1]一作“扬州花落”龙标今湖南黔阳,
唐时甚僻左迁古尊右卑左,
即贬官五溪湘黔接壤的辰、酉、巫、武、沅溪夜郎此在沅陵境《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
故称贬官为左迁),
是因为“不护细行”,
也就是说,
他的得罪贬官,
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
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
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
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
从远道寄给他,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
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
切合当时情事,
也就融情入景。
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
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闻道”,
表示惊惜。
“过五溪”,
见迁谪之荒远,
道路之艰难。
(五溪,
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总称,
均在今湖南省西部。
)不着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
人隔两地,
难以相从,
而月照中天,
千里可共,
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
随风飘到龙标。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这里的夜郎,
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
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
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
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
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
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
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
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
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
川路长兮不可越。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
驰光见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都与之相近。
而细加分析,
则两句之中,
又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
无可告诉,
无人理解,
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
因此,
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
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
富于同情的知心人,
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
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
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她,
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
使之同样具有感情,
也就是使之人格化,
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
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沈祖棻)出处全唐诗:卷172_13
(唐七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关键词: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诗,苏州语文阅读写作辅导,易优作文阅读培训,李白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