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七绝)题木居士二首(韩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200字

(唐七绝)题木居士二首(韩愈)


题木居士二首
唐·韩愈

火透波穿不计春,
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
便有无穷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
遇赏还同爨下余。
朽蠹不胜刀锯力,
匠人虽巧欲何如。
注释注释:火透波穿不计春,
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
便有无穷求福人。
唐时耒阳(今属湖南)地方有“木居士”庙,
贞元末韩愈路过时留题二诗,
此为其一。
诗乃有感于社会现实而发,
非一般应景的题咏。
诗中“木居士”与“求福人”不妨视为官场中两种人的共名。
作者运用咏物寓言形式,
在影射的人与物之间取其相似点,
获得丰富的喜剧效果,
成为此诗最显著的特色。
汉代南方五岭间有所谓“枫人”的杂鬼。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以枫树老而生瘿,
形状类人,
被巫师取作偶像,
借施骗术。
“木居士”大约也是同一类木魅。
它原本是山中一棵普通老朽的树木,
曾遭“火透”(雷殛),
又被“波穿”(雨打水淹),
经磨历劫,
伤痕累累,
被扭曲得“根如头面干如身”这样一种不自然的形状。
前两句交代“木居士”先时狼狈处境,
揭其老底,
后两句则写其意外的发迹,
前后形成鲜明对照。
幸乎不幸乎,
世间的机遇往往带有偶然性质。
老树根干状似人形,
本是久经大自然灾变的结果,
然而却被迷信的人加以神化,
供进神龛。
昨天还是囚首丧面,
不堪其苦,
转眼变成堂堂皇皇的“木居士”,
于无佛处称尊了。
其名与实、尊荣的处境与虚朽的本质是何等不谐调。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在讽刺艺术中,
喜剧效果的取得,
多着力于揭露假、恶、丑的事物的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的极不谐调,
换句话说,
就是“把无价值的撕毁给人看”(鲁迅)。
此诗中,
诗人正是这样作的。
因此,
“木居士”的形象给人以滑稽可笑的感觉,
收到极好讽刺效果。
可诗的妙处还在最后一句,
它画出这样一幅图景:神座之上立着一截侥幸残存、冥顽不灵的朽木,
神座下却香烟缭绕,
匍伏着衣之饰之的善男信女,
他们在祈求它保佑。
这种庄严的、郑重其事的场面与其荒唐的、滑稽可笑的内容,
再一次构成不协调,
构成喜剧冲突,
使人忍俊不禁。
这里挖苦讽刺的对象又不仅是“木居士”了。
“木居士”固然可笑,
而“求福人”更可笑亦复可悲。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诗人是用两副笔墨来刻划两种形象的。
在“木居士”是正面落墨,
笔调嬉笑怒骂,
尖酸刻薄。
对“求福人”则著墨不多,
但有点睛之效:他们急于求福,
欲令智昏,
错抱“佛”脚。
“木居士”不靠他们的愚昧尚且自身难保,
怎么可能反过来赐福于人呢?其“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论语·为政》)不是荒唐之至么?诗中对“木居士”的刻薄,
句句都让人感到是对“求福人”的挖苦,
是戳在“木居士”身上,
羞在“求福人”脸上。
此诗妙处,
就在抓住了“聋俗无知,
谄祭非鬼”(《溪诗话》)的陋俗与封建官场中某种典型现象之间的一点相似之处,
借端托喻,
以咏物寓言方式,
取得喜剧讽刺艺术的效果。
不过,
需要说明:从此诗的写作背景看,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作者可能有影射贞元末年“暴起领事”的二王(王伾、王叔文)及其追随者的用意。
他反对二王和永贞革新,
固然是保守的表现。
但就此诗而言,
是写在革新运动之前且未涉及革新之事。
而当时二王的追随者中确有不少钻营投机的分子(参阅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因而此诗讽刺形象的客观意义,
是不可简单地以韩愈的政治态度来抹煞的。
(周啸天)出处全唐诗:卷343-10

(唐七绝)题木居士二首(韩愈)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韩愈,题木居士二首,唐诗,苏州语文阅读写作辅导,易优作文阅读培训,韩愈的诗词

《(唐七绝)题木居士二首(韩愈)》添加时间:2025-05-19;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9-107413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