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七绝)筹边楼(薛涛)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200字

(唐七绝)筹边楼(薛涛)


筹边楼
唐·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
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
最高层处见边头。
注释注释: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
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
点缀着锦江玉垒的秀丽风光,
那是薛涛晚年栖息吟咏之地。
“万里桥边女校书,
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
管领春风总不如。
”读了王建这首《寄蜀中薛涛校书》,
不难想象,
这颗闪闪发光的诗坛明星,
是如何为当时所倾倒,
而她的晚年生活,
又是过得多么安闲宁静!
然而,
她没有躲在枇杷门巷这清幽的小天地里把自己和现实隔绝开来,
这首《筹边楼》,
便是她关怀时事政治心情的真实写照。
筹边楼在成都西郊,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是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建。
据《通鉴》记载:“德裕至镇,
作筹边楼,
图蜀地形,
南入南诏,
西达吐蕃。
日召老于军旅、习边事者,
虽走卒蛮夷无所间,
访以山川、城邑、道路险易,
广狭远近。
未逾月,
皆若身尝涉历。
”可见李德裕建这楼,
不仅供登览之用,
而且与军事有关。
在他的任内,
收复过被吐蕃占据的维州城,
西川地方一直很安定。
大和六年十一月,
李德裕调任离蜀,
此后边疆纠纷又起。
诗中的“羌旅”,
就是指吐蕃而言的。
这时,
薛涛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
她感慨时事,
写 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写楼。
说“平临云鸟”,
则楼之崇高可想;说“八窗秋”,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
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可见。
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
着一“壮”字,
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
两句不但写得气象万千,
而且连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
诗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
也都包孕于其中了。
后两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
便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意思是说,
由于将军们的眼光短浅,
贪婪掠夺,
召来了与羌族的战争,
而他们又没有抗御的能力,
以至连这西川的首府成都,
都受到战争的威胁。
诗以“最高层处见边头”作结,
这“高”,
这“见”,
和首句的“平临云鸟”遥相呼应;而“见边头”,
则和次句的“壮压西川”是个鲜明的对照。
意思是这座巍然屹立的高楼,
它曾经是全蜀政治军事的心脏,
苏州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苏州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成为西川制高点的象征;而今时移事异,
登楼便能看到边地的烽火了。
通过这样的对照,
西川地区今昔形势的变化,
朝廷用人的得失,
都从这座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建筑物集中地 表现了出来;而诗人抚时感事、忧深思远的心情,
亦即杜甫所说“西蜀地形天下险,
安危还仗出群才”(《诸将》)之意,
也就深情若诉了。
再从句法上来看,
“诸将”句突然一转,
和上文似乎脱了节;而末句又一笔兜了回来,
仍然归结到筹边楼,
说的仍然是登楼眺览,
真是硬语盘空,
力透纸背!
在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里,
有议论,
有感慨;有叙述,
有描写;有动荡开阖,
有含蓄顿挫,
是不多见的。
胡应麟论唐人绝句有云:“盛唐绝句,
兴象玲珑,
句意深婉,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w.net
无工可见,
无迹可寻。
中唐遽减风神,
晚唐大露筋骨。
”(《诗薮·内编》)单就不同时期的艺术风貌来讲,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这也和中晚唐绝句题材的扩大、内容的加深有关。
发展中有成功之处,
也会有失败的地方,
要作具体分析。
象这诗虽“露筋骨”,
但仍不失唱叹之音,
并非以议论为诗,
并不流于概念化。
它的意味深长,
耐人寻绎不尽。
(马茂元)出处全唐诗

(唐七绝)筹边楼(薛涛)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w.net



关键词:薛涛,筹边楼,唐诗,苏州语文阅读写作辅导,易优作文阅读培训,薛涛的诗词

《(唐七绝)筹边楼(薛涛)》添加时间:2025-05-19;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9-107529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