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宋词)千秋岁(秦观)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200字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
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
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
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
鵷鹭同飞盖。
携手处,
今谁在?日边清梦断,
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释注释:①鵷鹭:古代常以鵷鹭喻百官。
这里指好友如云,
宾朋群集。
评解这是一首感事伤别之作。
春回大地而人却“不见”。
眼前“花影乱”,
耳边“莺声碎”,
这情景对一个失意飘零的人,
更会勾起回忆与哀伤。
昔日与众友人欢聚的地方,
如今还有谁在?抚今追昔,
愈觉韶华易逝,
流光似水。
诗人触景伤情,
感慨万千。
全词写得凄凉哀婉,
工丽自然。
“飞红万点愁如海”句,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尤为人们所称赏。
集评《汲古阁本》题作“谪虔州日作”。
《艇斋诗话》:少游“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词,
为张芸叟作。
有简与芸叟云:“古者以代劳歌,
此真所谓劳歌。
”秦少游词云:“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
”今人多能歌此。
方少游作此词时,
传至予家丞相(曾布),
丞相曰:“秦七必不久于世,
岂有愁如海而可存乎?”已而少游果下世。
少游第七,
故云秦七。
《独醒杂志》卷五:少游谪古藤,
意忽忽不乐。
过衡阳,
孔毅甫为守,
与之厚,
延留,
待遇有加。
一日,
饮于郡斋,
少游作《千秋岁》词。
毅甫览至“镜里朱颜改”之句,
遽惊曰:“少游盛年,
何为言语悲怆如此!
”遂赓其韵以解之。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居数日,
别去。
毅甫送之于郊,
复相语终日,
归谓所亲曰:“秦少游气貌大不类平时,
殆不久于世矣!
”未几果卒。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冷斋诗话》谓少游此词,
“想见其神情在绛阙道山之间”,
乃和其韵。
《后山诗话》云:世称秦词“愁如海”为新奇,
不知李后主已云“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但以江为海耳。
夏闰庵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
全体皆振,
乃所谓警句也。
如玉田所举诸句,
能似此者甚罕。
少游殁于藤州,
山谷过其地,
追和此调以吊之。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此词为作者在处州(今浙江丽水)为监洒税官时所写,
词中抚今追昔,
触景生情,
表达了政治上的挫折与爱情上的失意相互交织而产生的复杂心绪。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据处州府志云,
处州城外有大溪 ,
岸边多杨柳。
起首二句即写眼前之景,
将时令、地点轻轻点出。
春去春回,
引起古代词人几多咏叹。
然而少游这里却把春天的踪迹看得明明白白:“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
”浅浅春寒,
从溪水边、城郭旁,
悄悄地退却了。
二月春尚带寒,
“春寒退”即三月矣,
于是词人写道:“花影乱 ,
莺声碎。
”这两句词从字面上看,
好似出自唐人杜荀鹤《春宫怨》诗“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
然而词人把它浓缩为两个三字句,
便觉高度凝炼。
其中“碎”字与“乱”字,
用得尤工。
莺声呖呖,
以一“碎”字概括,
已可盈耳;花影摇曳,
以一“乱”字形容,
几堪迷目。
感于这两句词的妙处,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南宋范成大守处州时建莺花亭以幻之,
并题了五首诗。
“飘零”句以下,
词情更加伤感。
所谓“飘零疏酒盏”者,
谓远谪处州,
孑然一身,
不复有“殢酒为花 ”之情兴也;“离别宽衣带”者,
谓离群索居,
腰围瘦损 ,
衣带宽松也。
明人沈际飞评曰:“两句是汉魏诗诗 。
”(《草堂诗余正集》卷二)少游此词基调本极哀怨,
此处忽然注入汉魏人诗风,
故能做到柔而不靡 。
歇拍二句进一步抒发离别后的惆怅情怀 。
所谓“碧云暮合 ”,
说明词人所待之人,
迟迟不来。
这一句是从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
佳人殊未来”化出,
表面上似写怨情,
而所怨之人又宛似女性,
然细按全篇,
却又不似。
朦胧暧昧, 易优作文投稿、作文评价系统,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费人揣摩,
这正是少游词的微妙之处,
将政治上的蹭蹬与爱情上的失意交织起来,
于是读来不觉枯燥乏味,
而是深感蕴藉含蓄。
过片转而写昔,
因为看到处州城外如许春光,
词人便情不自禁地勾起对昔日西池宴集的回忆 。
西池,
即金明池 ,
《东京梦华录》卷七谓在汴京城西顺天门外街北,
自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闭池,
虽风雨亦有游人,
略无虚日。
《淮海集》卷九《西城宴集》诗注云:“元祐七年三月上已,
诏赐馆阁花酒,
以中浣日游金明池、琼林苑,
又会于国夫人园。
会者二十有六人。
”这是一次盛大而又愉快的集会,
在词人一生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
“鵷鹭同飞盖”一句,
把二十六人同游西池的盛况作了高度的概括。
鵷鹭者,
谓朝官之行列整齐有序,
犹如天空中排列飞行的鵷鸟与白鹭。
飞盖者,
状车辆之疾行,
语本曹植《公宴诗》:“清夜游西园 ,
飞盖相追随 。
”阳春三月,
馆阁同人乘着车辆,
排成长队 ,
驰骋在汴京西城门外通向西池的大道上,
多么欢乐;然而曾几何时,
景物依旧,
而从游者则贬官的贬官,
远谪的远谪,
俱皆风流云散 ,
无一幸免,
又是多么痛心!
“携手处,
今谁在”,
这是发自词人肺腑的情语,
是对元祐党祸痛心疾首的控诉。
然而词人表达这种感情时也是极含蓄委婉之能事。
这从“日边”一联可以看出。
“日边清梦”,
语本李白《行路难》其一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
”王琦注云 :“《宋书》:伊挚将应汤命,
梦乘船过日月之旁。
”少游将之化而为词,
说明自从迁谪以来,
他对哲宗皇帝一直抱有幻想。
他时时刻刻梦想回到京城,
恢复昔日供职史馆的生活。
可是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他的梦想如同泡影。
于是他失望了,
感到回到帝京的梦已不可能实现 。
着“镜里朱颜改”一句,
更联系自身。
无情的岁月,
使词人脸上失去红润的颜色。
政治理想的破灭,
个人容颜的衰老,
由作者曲曲传出,
反复缠绵,
宛转凄恻。
开头说“春寒退”,
暗示夏之将至 ;到结拍又说“春去也 ”,
明点春之即归。
两者从时间上或许尚有些少距离,
而从词人心理上则是无甚差别的。
盖四序代谢,
功成者退,
春至极盛时,
敏感的词人便知其将被取代了。
词人从眼前想到往昔,
又从往昔想到今后,
深感前路茫茫,
人生叵测,
一种巨大的痛苦在噬啮他的心灵 ,
因此不禁发出“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的呼喊。
这不仅是说自然界的春天正在逝去,
同时也在暗示生命的春天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
“飞红”句颇似从杜甫《曲江对酒》诗中“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化来。
然以海喻愁,
却是作者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从全篇来讲,
这一结句也极有力。
近人夏闰庵(孙桐)云 :“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
全体皆振,
乃所谓警句也。
”(俞陛云《宋词选释》引)。
这首词以春光流逝、落花飘零的意象,
抒写了作者因政治理想破灭而产生的无以自解的愁苦和悲伤,
读来哀怨凄婉,
有一咏三叹之妙。


(宋词)千秋岁(秦观)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秦观,千秋岁,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词)千秋岁(秦观)》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7-105315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