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宋词)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400字

鹧鸪天 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
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
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
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释注释:稼轩词六百余首,
用调一百以上。
在这些词调中,
利用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 》,
凡六十三首,
占总数百分之十强,
述怀、抒愤、言愁、叹老、酬答、赠别、祝寿、即事、咏物、写景、议论⋯⋯无所不有。
恐怕正是由于运用此调多而得心应手的缘故吧,
所以“代人赋”便自然地也选择了此调。
词题“代人赋 ”,
今天已无法弄清代谁而作。
从字里行间可知主人公是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上片先从写景下笔 :“晚日寒鸦一片愁,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柳塘新绿却温柔。
”“柳塘新绿”,
点明季节为早春;“晚日寒鸦 ”,
点明时间是傍晚。
这景,
是衬情之景。
太阳即将落山,
寒鸦正在归巢,
极易令人引起对旧人的怀念,
以孤独寂寞之感叹,
而光线暗淡的“晚日 ”,
又极易令人引起迟暮之想、不快之情,
叫声凄婉的“寒鸦”,
又极易令人精神不安、心情烦躁 ,
所以在“ 晚日寒鸦”之后,
紧接上了“一片愁”三字以抒其情。
先写景后抒情是词人惯用手法 ,
作者更是应用自如。
“柳塘新绿”,
是美好的景色,
当是女主人心底的一缕“温柔”之情,
使她眼里看出了景色的“温柔”。
但是,
细柳新蒲为谁绿”呢?无限“温柔”为谁存在呢?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
”这“温柔 ”的“柳塘新绿”之景,
也同样,
只能使“ 一片愁”增浓。
“温浓”之前着一“却”字,
旨在挑明乐景与哀情的不一致。
接下来的“若教眼底无离恨,
不信人间有白头 ”,
紧承上文的“一片愁 ”,
是假设 ,
是愿望同时也是深沉的感叹。
这“眼底”的“离恨”,
联系上文,
又是“一片愁”之原因的展现 。
“不信人间有白头 ”,
是以“眼底无离恨?为条件的,
现在既是“眼底”充满了“离恨”的那末“人间”就只能“有白头”了。
这是以婉曲的方式来强调“离恨”之伤人,
离恨使人“白头 ”。
这两句,
若直言之,
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君令人老 ”。
这两句的言外之意,
是殷切地希望“眼底”真的“无离恨”, 作文批改系统,易优作文批改、作文点评、作文打分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人间”永远无“白头”。
上阕四句,
作者以正反两种手法,
也主人公的愁思,
细品味感情尚未至高潮,
但已是郁积心中,
只待一发。
过片以下 ,
愁思进入另一层次 ,
即由概括地说“一片愁 ”,
变为通过具体行为来写“ 相思”之情,
深化“一片愁 ”。
“肠已断 ,
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
是一个行为,
极写女主人公离别之恨、相思之深。
这将上片积情一、引喷发,
悲情顿上一层。
离恨相思,
她内在的是柔肠已经寸断,
外表则是盈盈粉泪难收,
“重上小红楼”。
“小红楼”,
当是她与自己心上人曾经共同地方。
今天“重上 ”这“小红楼”,
恐怕是为的要重温昔日携手并肩、恩恩爱爱的欢乐,
幻想着心上人可能仍在楼上。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真是“离别肠应断,
相思骨合销 ”(陈后主《寄碧玉诗 》)。
这女主人公的感情,
是多么缠绵悱恻,
多么凄楚动人啊!
结尾的“情知已被山遮断,
频倚阑干不自由 ”,
进一步表现女主人公的痴情。
她理智上清清楚楚地知道,
视线已被青山遮断,
心上人是看不到的,
正如欧阳修在《踏莎行》中所说的那样:“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然而对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着楼上的阑干远望。
明知凭栏无用,
仍要一次又一次地倚靠阑干而远望。
其痴情若此,
令人感叹!
以“频倚阑干不自由”这句作结 ,
实有“神馀言外”之妙。
下阕里作者抓住女主人公几个典型行为,
通过“难收”“重上”“情知”频倚”等词,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准确地描写了,
主人公痴情中身不由已的样子,
其内心的思愁也不言自显。
这阕词虽然是“代人赋 ”,
但在封建社会里,
思妇是普遍存在的,
思妇诗颇多亦有深厚的传统,
因此稼轩写主人公之苦闷愁思能感同身受,
写来其情不虚,
其意不隔,
“情真景真,
与空中语自别”(许昂霄《词综偶评》)。
我们大胆假想,
也极有可能是以“代人赋”为障眼法,
借以自写情怀 ,
如李义山之《代赠》、苏东坡之《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之类。


(宋词)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词)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7-105431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