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宋词)水调歌头 题剑阁(崔与之)

(宋词)水调歌头 题剑阁(崔与之)


来源:易优悦读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600字

水调歌头 题剑阁
宋·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
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
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
鬼哭三边锋镝,
天道久应还。
手写留屯奏,
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
搔白发,
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
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
蒲间清泉白石,
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
归梦到家山。
注释注释: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
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
他开创了的“雅健”为宗旨的岭南词风 ,
对后世岭南词人影响很大 。
南宋后期的李昂英、赵必王象、陈纪等人,
便是这种“雅健”词风的直接继承者。
这首词苍凉沉郁,
感慨良多,
感情与风格都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的词相近。
由于崔与之僻处岭南,
存词甚少,
故鲜为人知。
“万里云间戍 ,
立马剑门关 。
”起句居高临下,

全国优秀作文网站 https://www.euzW.net


气势恢宠,
形成全词的豪迈基调。
“万里”,
写地域之远;“云间”,
写地势之高;“戍”,
正点出崔与之的安抚使身份。
剑门关为川陕间重要关隘,
是兵家必争之地。
词人于此“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地立马,
极目骋怀,
自多感慨。
以下笔锋一转,
由豪迈转为苍凉。
“乱山”二句,
语本杜甫“云白山青万余里,
愁看直北是长安”(《小寒食舟中作》)。
长安是汉唐旧都,
古代诗词中常用以指代京城,
此即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长安在剑阁北面,
亦早入金手,
故“直北是长安”句,
既是实指,
又是借指,
一语双关。
句中虽无“愁看”二字,
而愁绪自在其中。
乱山无际,
故都何在?“直北”五字,
似是淡淡道来,
实则包含着无穷的悲愤,
无穷的血泪。 苏州易优阅读写作精华课,有趣、有用、提分快 www.euzw.net
接下去,
词人便承此发挥,
描写金兵入犯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人苦百年涂炭 ,
鬼哭三边锋镝”,
二句概括了宋朝自南渡以来中原人民的悲惨遭遇。
中原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边境地方更因战乱频仍,
死者不计其数。
“鬼哭”句,
正是写边境一带“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的悲惨情况。
这两句把战乱之苦描写得淋漓尽致 ,
使读者感同身爱,
激起对敌人的义愤。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 ,
明确表示:天道好还,
否极泰来,
胡运是不会长久的,
苦难的日子应该到尽头了!
“天道久应还 ”五字铿锵有力,
稳操胜券,
流露出作者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与陆游“逆虏运尽行当平”,
“如见万里烟尘清”(《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怀有同样迫切的期望。
紧接着,

苏州易优吴老师阅读写作精华课,有趣、有用、提分快 www.euzw.net


作者由对北方人民的思念和关注,
进而联想到自己的职责,
表示要亲写奏章,
留在四川屯守御金,
使他管辖下的一方百姓,
不受金人的侵害。
“手写”二句豪气干云,
壮怀激烈,
字字作金石声,
具见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赤诚。
真是热血沸腾,
肝胆相照!
下阕以“对青灯,
搔白首,
漏声残”三个短句作过片,
写出作者赋词时的环境气氛:青灯荧荧,
夜漏将尽。
三句中,
重点放在“搔白首”三字上;由此而引出“老来勋业未就,
妨却一身闲”的慨叹。
这里的“勋业”,
并非指一般的功名 ,
而是指收复失地的大业。
这与陆游“华发苍颜羞自照” ,
“逆胡未灭心未平”(《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的意思一样。
由于“老来勋业未就”,
因此作者原来打算功成身退 ,
归老林泉的愿望便落空了。

<a hrEf=https://www.euZw.net/minifoRm/view_11.html/>苏州易优中考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北宋名臣范仲淹戍边时,
曾有感于自己未能象后汉的窦宪一样,
北逐匈奴,
登燕然山,
勒石记功而还,
而慨叹“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崔与之亦有此感慨。
虽然他对家乡十分思念,
但抗金守土的责任感,
又使他不得不继续留在异乡。
他感到有负故乡的山水,
仿佛广州白云山上蒲涧的流泉,
粤北梅岭上青青的梅子,
都在责备他忘了归隐田园的旧约了 。
句中的“旧盟寒”,
指的是背信弃义之意 。
“怪我旧盟寒”五字,
是对“妨却一身闲”句的照应 。
“怪”、“妨”二字甚佳,
能把作者“ 老来勋业未就”,
思家而不得归的矛盾复杂心境,
委婉地表达出来。
这两句貌似闲适,
内里却是跳动着作者的报国丹心的。
末二句“烽火平安夜 ,
归梦绕家山”,
对上述意思再加深一层, 易优作文网 语文学习好帮手 www.euzw.net
意思是说:请不要责备我负约吧,
在“逆胡未灭”、烽烟未息之时 ,
我又能归去?其实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故乡,
每当战事暂宁的“烽火平安夜” ,
我的梦魂就回到故乡去了!
这两句思家情深,
报国意切,
十字融为一体。
以此收束全词,
使人回味无穷。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道词,
读者有必要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219 —1222 年,
崔与之,
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
曾登临剑阁,
写下这首词。
这时,
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
尽沦于敌手。
在这种情况下,
词人立马剑门,
举目瞭望中原,
心中不胜感慨。


(宋词)水调歌头 题剑阁(崔与之)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易优语文培训,苏州阅读写作同步提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关键词:崔与之,水调歌头 题剑阁,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 T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9-0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