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宋词)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200字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1]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注释注释:[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
明月照孤坟。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
嗣后出蜀入仕,
夫妻琴瑟调和,
甘苦与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
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
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
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
始终存在。
“不思量,
自难忘”两句,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看来平常,
却出自肺腑,
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
“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
怎么也难以消除。
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
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
再来读苏轼此词,
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
热烈浪漫,
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
它象日常生活一样,
平淡无奇,
然而淡而弥永,
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
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
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
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
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
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正梳妆”,
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
形象很美,
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
南北奔走,
“尘满面,
鬓如霜”,
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
也是“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
生活的磨难,
对于无意识的梦境,
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
实际上两心相通,
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注释①幽梦:梦境隐约,
故云幽梦。
②小轩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③顾:看。
评解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优秀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
是写实。
下片记述梦境,
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全词情意缠绵,
字字血泪。
既写了王弗,
又写了诗人自己。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语如话家常,
却字字从肺腑镂出,
自然而又深刻,
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这首词思致委婉,
境界层出,
情调凄凉哀婉,
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集评张燕瑾《唐宋词选析》:晁无咎曾经说苏轼之词“短于情”,
由这首《江城子》来看,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陈后山曰:“风韵如东坡,
而谓不及于情,
可乎?”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从这首词看,
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
是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
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却不粘不滞,
冰清玉洁,
在悼亡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公悼亡之作。
真情郁勃,
句句沉痛,
而音响凄厉,
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也。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通篇采用白描手法,
娓娓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梦境,
抒发自己对亡妻的深情。
情真意切,
全不见雕琢痕迹;语言朴素,
寓意却十分深刻。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
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
他梦见爱妻王弗,
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 ”,
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但实际上,
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
其他都是真挚朴素,
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 。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
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
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
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
一朝永诀,
转瞬十年了 。
“不思量,
自难忘”人虽云亡,
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
王弗逝世十年了,
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
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 ,
更难得她蕙质兰心,
明事理。
这十年间,
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颇受压制,
心境悲愤;到密州后,
又忙于处理政务,
生活困苦,
他又怎能“不思量 ”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 。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
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
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年年月月,
朝朝暮暮,
虽然不是经常悬念,
但也时刻未曾忘却!
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
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
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
十年忌辰,
触动人心的日子里,
往事蓦然来到心间,
久蓄的情感潜流,
忽如闸门大开,
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想到爱妻华年早逝,
远隔千里,
无处可以话凄凉,
说沉痛。
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
隔着生死,
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
情语,
格外感人 。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
”这三个长短句,
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
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
包括在苍老衰败之中 ,
这时他才四十岁 ,
已经“鬓如霜”了 。
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
“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出了 。
这个不可能的假设,
感情深沉悲痛,
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
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如梦如幻,
似真非真,
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
感于身世吧。
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
不可忘也”的父训。
作者索于心,
托于梦的实在是一份“不思量,
自难忘”的患难深情啊。
下片的头五句,
才入了题开始“记梦”。
“夜来幽梦忽还乡 ”,
是记叙,
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
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 。
“小轩窗 ,
正梳妆”那小室 ,
亲切而又熟悉,
她情态容貌,
依稀当年,
正在梳妆打扮。
夫妻相见,
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
而是“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
“无言”,
包括了千言万语 ,
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 ,
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
把过去拉了回来,
把现实的感受溶入梦中,
使这个梦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
”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
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
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
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
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
可谓用心良苦。
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宋词)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词)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7-105261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