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宋词)如梦令(向滈)

(宋词)如梦令(向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3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如梦令
宋·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
和我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
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
无那。
好个恓惶的我。
注释注释:《全宋词》收录了向滈作品四十三首。
这些词除个别篇章之外,
全都是叙写别情和孤独处境的。
由此可见作者长期为离愁所缠绕的生活与心理,
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知道,
这首《如梦令》中的情绪绝非无病呻吟或故作多情者可以比拟的。
羁旅当然是愁苦、寂寥的。
不过向滈的孤独似乎在离家别亲之外,
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
向滈出生时正当南宋初期,
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候。
小朝廷采承妥协退让的国策;广大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因受到创伤而更加强烈,
因而,
要求驱逐金、收复失地的呼声高涨。
为了给投降路线扫平障碍,
统治阶级于是大规模地镇压抗战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
那时的有识之士一方面眼看国力日衰,
痛感空有报国之志而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又为个人渺茫的前途所烦愁,
因此多半处在矛盾与伤感之中。
向滈在一首《临江仙》中说 :“ 治国无谋归去好 ,
衡门犹可栖迟”,
透露的正是爱国被冷落后的凄凉。
心情据此,
我们认为这阕《如梦令》抒写的恓惶情绪中也包含有对时代苦闷的色彩。
李白《月下独酌》中有一首也写作者的孤独,
全诗是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作者、影子、月亮在一起,
又歌、又舞、又饮,
颇有一点热闹气氛。
向滈此词写灯、影、人相伴,
大半是受了李诗的影响,
但两者的情调却是不一样的。
李白遇上的是唐帝国最强烈的时,
他的个性既旷达不羁又积极向上,
因而他的诗总是进取的,
活泼的。
向滈则不然,
生活在那个令人空闷的时代里,
加上自己又长年同亲人隔绝,
所以他不可能象李白那样即使在孤独之中也充满着希望与活力。
比如在这首词中就只有“ 灯 、“我”和“ 影儿”,
无月,
无酒,
自然也无歌,
无舞。
同样是写孤独,
但向滈笔下却处处是绝望的影子。
这首词构思新颖,
作者把“影儿”写入作品,
用以反衬自己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这既避免了纯说愁苦的单调,
又使词篇更具形象性,
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词篇用“谁伴”二字开头,
一上来就突出了作者在窗前灯下为孤独而久久苦恼的情态,
由“谁”字发问,
便把读者引向对形象搜索与寻求。
果然在问了千万声“ 谁伴 ”之后 ,
作者终芋发现了只有“影儿”相伴。
虽有“影儿”相伴。
可是,
就是这无言的、难以发现的影儿,
况且也并不能“伴”得持久 :“灯烬欲眠时 ,
影也把人抛躲。
”找到影儿作伴,
为的是给自己寻求安慰,
谁料灯灭后连“ 影儿”不复存在了,
加倍衬出了自己的孤单,
于是便喊出:“无那,
无那,
好个栖惶的我”(无那,
即无奈的意思)。
影儿的恰妙运用,
使抽象的愁思更为具体,
行文也更生动。
与晏几道《 阮郎归 》词中“梦魂纵有也成虚,
那堪和梦无”之句,
可以先后媲美。
自然,
这阕词的新颖构思,
还可以从结构的安排上看出来。
词作从独坐开始,
用唯影相伴表现作者的孤单,
这可以算是诗文中的佳境。
接着说“影儿把人抛躲”,
则将旧境翻新,
感情也被深化到了顶点。
向滈词以通俗、自然取胜。
这首《如梦令》语言平易,
即使是今天的读者读他的诗,
也很少有难解的词句。
从构思方面讲,
它虽然有新颖的一面,
但同时又不存在着做作的痕迹。
自个儿静静地坐在窗下,
相伴的当然只有影儿了 。
到了“灯烬欲眠时”,
当然影儿也就不见了。
到了结尾的地方,
实际上是照直说出了问题的原委。
新颖与自然本是两种难以调和的风格,
向滈却能把它们统一在一首小词中,
这是很不容易的。


(宋词)如梦令(向滈)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向滈,如梦令,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词)如梦令(向滈)》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8-1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