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寄陆放翁
宋·刘过
谪仙狂客何如,
看来毕竟归田好。
玉堂无比,
三山海上,
虚无飘缈。
读罢离骚,
酒香犹在,
觉人间小。
任菜花葵麦,
刘郎去後,
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
傍寒溪、欲寻安道。
而今纵有,
新诗冰柱,
有知音否。
想见鸾飞,
如椽健笔,
檄书亲草。
算平生、白傅风流,
未可向、香山老。
注释注释:刘过是陆游的晚辈,
他比陆游小近三十岁,
但是“整顿乾坤” 、“誓斩楼兰”的英雄气质和“身在江湖,
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将他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首词是陆游归隐山阴后刘过寄给他的一首赠答词 ,
词中细致地铺叙了陆游归隐生活逍遥闲适,
表达了作者对陆翁的殷殷思慕之情,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同时又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
为国家建立一番功勋事业。
这首词笔势纵横跌宕,
语言深沉明快,
构思新奇,
寓意深微,
确如刘熙载《艺概》所说 :“刘改之词,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
”作者成功地运用艺术的辩证法,
把“归田好”与“未可向 、香山老”,
即把归隐与入世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活理想融为一体,
表达作者放翁归隐山阴似肯定而又未肯定的复杂感情,
是本词的突出特点之一。
放翁喜纵论天下大事,
且不拘礼法,
故被论者讥为“燕饮颓放”而罢职。
作者或许有感于此而赋词“寄陆放翁”的。
词从归田之乐写起。
首句以李白与贺知章作比,
称赞放翁的诗才,
但现已罢职退居山阴,
故次句接着写他“归田”,
着一“好”字 ,
便写出归田之乐了。 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优秀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这是总写 。
“玉堂”以下至上片结束,
从快乐程度 、生活情趣与处世态度三个方面,
分写归田之乐。
“玉堂”三句,
写归田的快乐程度,
高过天上人间一切乐事。
玉堂(翰林院的别称,
此处泛指高级文学侍从供职之所),
就官府而言 ,
“玉堂无此”,
说明“居官之乐”根本无法和归田之乐同日而语;三山,
就仙境而言,
仙山虚无缥缈,
微茫难求,
又说明神仙之乐也不如归田之乐现实、可求 。
“读罢《离骚》”三句,
具体描述归田生活。
“读罢《离骚》” ,
写闲居读书;“酒香犹在”,
写长夜痛饮。
《世说新语·任诞篇》王恭言 :“痛饮酒,
熟读《离骚》,
便可称名士。
”放翁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
自然“觉人间小 ”,
而自乐其乐了。
接下去运用刘禹锡诗意,
以“菜花葵麦”四句,
从处世态度写放翁的归田之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与序说,
从他贬官连州到这次还朝,
玄都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百亩庭中半是青苔,
当年盛极一时的桃花已荡然无存,
只剩下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之中了。
刘禹锡用桃花比喻新贵,
比喻弄权的小人,
而又以玄都观的变化暗示了朝廷的人事变动。
作者反其意而用之,
说明放翁自归隐以后,
既已不以朝廷小人得势为怀 ,
就任“菜花葵麦”之地又新开多少桃花、增添多少所谓“春色”去吧。
后来鲁迅先生写过“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春夏与秋冬”(《自嘲》),
与此差可相似。
这几句词,
既是看破世事的解脱语,
又是对朝政无可奈何的反讽和嘲弄。
它既深刻揭示了放翁内心世界的矛盾,
又巧妙地引出了下片作者劝放翁入世的记叙。
所以,
歇拍处的这四句起到了暗示 、提顿、过渡、转折等多重作用,
是大手法大笔力,
不可等闲视之。
过片以后,
写对放翁的思慕和希望他重新出山的劝勉 。
《世说新语·任诞篇》说:“王子猷居山阴,
夜大雪 ,
眠觉,
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
因起仿徨,
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 ,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一夜”三句,
以戴安道喻放翁,
以王子猷自比,
既表现了作者对放翁的思慕,
欲至山阴拜访;又暗示他也拟“招隐” ,
约请放翁出山之意。
“而今”三句,
又运用韩愈奖掖后进刘叉的典故(见《旧唐书·韩愈传》), 苏州少儿书法培训,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说明自己虽具诗才将略,
但知音难觅,
伯乐难求,
只有同样才气超然的放翁才对自己青眼有加,
乱目相看,
将自己比作虽有将才而郁郁不得志的李广,
并说:“李广不生楚汉间 ,
封侯万户何其难”(《赠刘改之秀才》),
可以说是知己。
放翁以刘过不能封万户侯为可惜,
惺惺惜惺惺,
才人怜英雄,
刘过自然也希望放翁能再度出山,
立功异域,
名垂青史。
故“想见”以下五句盛赞放翁既有文才,
又有武略,
当亲草檄书,
报国杀敌,
万万不可在归田之中了此一生。
可以说,
不能忘情世事,
积极入世,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刘过与放翁最可爱、最可敬的地方。
在整首词中作者使用层层深入的写法,
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
展现了放翁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反映了他看似狂放而实俊逸的思想品格,
从内容方面形成了本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
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 ,
还在作品的构思与结构上表现出来。
从作品的艺术构思与结构来说,
这首词不是采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种词人惯用的方式,
而是大胆地打破习惯体式的束缚,
用全词来叙事,
并把抒情寓于叙事之中。
而在叙事时,
它不完全根据形式安排内容,
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结构作品 。
因此 ,
从词的开头到“有知音否”一十八句,
主要是从各个方面铺叙放翁的隐居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
意脉贯通,
气势如虹,
一气呵成;然后出人意外地把笔锋一转,
希望放翁在国难当头之际能挺身而出,
力挽狂澜,
而不要象白居易一样在归隐中终此一生。
这样写,
似乎前后矛盾,
其实是矛盾的统一体,
是以弃官归田之乐反衬弃隐从戎之需,
而且前边把“归田之乐”渲染得越充分,
也就把后边弃隐从戎、杀敌报国的思想衬托得越光辉,
越能表现作者以及放翁矢志报国、至死不渝的爱国品质。
在这里 ,
作者以前边的十八句反衬后边的六句,
以后边的六句压倒前边的十八句,
非有“如椽健笔”,
确实难以做到。
这又显示了作者笔力之雄健,
构思之新奇,
词风之俊逸。
“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
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
这首词用典较多。
张炎《词源》说 :“词中用事最难 ,
要紧首题,
融化不涩。
”这首词或明或暗地用了李白、贺知章、王恭、王徽之、柳宗元、刘叉、刘禹锡和白居易等八九个人的典故。
但它所运用的典故,
不仅大都切合人物的身份——诗人,
人物的活动地点——山阴,
而且用得妥贴,
自然天成,
毫无斧凿痕迹和晦涩的毛病。
这是因为他把典故融化在词境中,
使之成为词的有机组成部分。
比如“狂客”二字,
用的就是贺知章的典故。
贺知章号四明狂客,
年老辞归山阴,
放翁亦隐山阴,
故刘过以贺知章拟放翁,
这样用典就很妥当。
用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典故比拟自己欲访放翁 ,
也贴切之极。
再如“读罢《离骚》,
酒香犹在”二句,
就是从《世说新语》和柳宗元的诗句化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它反复倾诉了屈原对祖国命运的关怀,
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腐朽贵族集团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准备以身殉国的壮烈情怀。
由于它影响巨大,
六朝人便把“痛饮酒,
熟读《离骚》”看作名士的标志。
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
贬官永州 ,
也以“投迹山水地,
放情读《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
刘过使用上述典故写放翁归隐,
就不是单纯地叙述他的读书饮酒的生活,
还表现了他饮慕屈原的峻洁人品,
如六朝高士的洁身自好,
以及对政治失意的愤慨,
这就大大增加了词的容量,
扩大了词的内涵,
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宋词)水龙吟 寄陆放翁(刘过)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刘过,水龙吟 寄陆放翁,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刘过
谪仙狂客何如,
看来毕竟归田好。
玉堂无比,
三山海上,
虚无飘缈。
读罢离骚,
酒香犹在,
觉人间小。
任菜花葵麦,
刘郎去後,
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
傍寒溪、欲寻安道。
而今纵有,
新诗冰柱,
有知音否。
想见鸾飞,
如椽健笔,
檄书亲草。
算平生、白傅风流,
未可向、香山老。
注释注释:刘过是陆游的晚辈,
他比陆游小近三十岁,
但是“整顿乾坤” 、“誓斩楼兰”的英雄气质和“身在江湖,
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将他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首词是陆游归隐山阴后刘过寄给他的一首赠答词 ,
词中细致地铺叙了陆游归隐生活逍遥闲适,
表达了作者对陆翁的殷殷思慕之情,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同时又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
为国家建立一番功勋事业。
这首词笔势纵横跌宕,
语言深沉明快,
构思新奇,
寓意深微,
确如刘熙载《艺概》所说 :“刘改之词,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
”作者成功地运用艺术的辩证法,
把“归田好”与“未可向 、香山老”,
即把归隐与入世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活理想融为一体,
表达作者放翁归隐山阴似肯定而又未肯定的复杂感情,
是本词的突出特点之一。
放翁喜纵论天下大事,
且不拘礼法,
故被论者讥为“燕饮颓放”而罢职。
作者或许有感于此而赋词“寄陆放翁”的。
词从归田之乐写起。
首句以李白与贺知章作比,
称赞放翁的诗才,
但现已罢职退居山阴,
故次句接着写他“归田”,
着一“好”字 ,
便写出归田之乐了。 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优秀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这是总写 。
“玉堂”以下至上片结束,
从快乐程度 、生活情趣与处世态度三个方面,
分写归田之乐。
“玉堂”三句,
写归田的快乐程度,
高过天上人间一切乐事。
玉堂(翰林院的别称,
此处泛指高级文学侍从供职之所),
就官府而言 ,
“玉堂无此”,
说明“居官之乐”根本无法和归田之乐同日而语;三山,
就仙境而言,
仙山虚无缥缈,
微茫难求,
又说明神仙之乐也不如归田之乐现实、可求 。
“读罢《离骚》”三句,
具体描述归田生活。
“读罢《离骚》” ,
写闲居读书;“酒香犹在”,
写长夜痛饮。
《世说新语·任诞篇》王恭言 :“痛饮酒,
熟读《离骚》,
便可称名士。
”放翁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
自然“觉人间小 ”,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而自乐其乐了。
接下去运用刘禹锡诗意,
以“菜花葵麦”四句,
从处世态度写放翁的归田之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与序说,
从他贬官连州到这次还朝,
玄都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百亩庭中半是青苔,
当年盛极一时的桃花已荡然无存,
只剩下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之中了。
刘禹锡用桃花比喻新贵,
比喻弄权的小人,
而又以玄都观的变化暗示了朝廷的人事变动。
作者反其意而用之,
说明放翁自归隐以后,
既已不以朝廷小人得势为怀 ,
就任“菜花葵麦”之地又新开多少桃花、增添多少所谓“春色”去吧。
后来鲁迅先生写过“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春夏与秋冬”(《自嘲》),
与此差可相似。
这几句词,
既是看破世事的解脱语,
又是对朝政无可奈何的反讽和嘲弄。
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它既深刻揭示了放翁内心世界的矛盾,
又巧妙地引出了下片作者劝放翁入世的记叙。
所以,
歇拍处的这四句起到了暗示 、提顿、过渡、转折等多重作用,
是大手法大笔力,
不可等闲视之。
过片以后,
写对放翁的思慕和希望他重新出山的劝勉 。
《世说新语·任诞篇》说:“王子猷居山阴,
夜大雪 ,
眠觉,
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
因起仿徨,
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 ,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一夜”三句,
以戴安道喻放翁,
以王子猷自比,
既表现了作者对放翁的思慕,
欲至山阴拜访;又暗示他也拟“招隐” ,
约请放翁出山之意。
“而今”三句,
又运用韩愈奖掖后进刘叉的典故(见《旧唐书·韩愈传》), 苏州少儿书法培训,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说明自己虽具诗才将略,
但知音难觅,
伯乐难求,
只有同样才气超然的放翁才对自己青眼有加,
乱目相看,
将自己比作虽有将才而郁郁不得志的李广,
并说:“李广不生楚汉间 ,
封侯万户何其难”(《赠刘改之秀才》),
可以说是知己。
放翁以刘过不能封万户侯为可惜,
惺惺惜惺惺,
才人怜英雄,
刘过自然也希望放翁能再度出山,
立功异域,
名垂青史。
故“想见”以下五句盛赞放翁既有文才,
又有武略,
当亲草檄书,
报国杀敌,
万万不可在归田之中了此一生。
可以说,
不能忘情世事,
积极入世,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刘过与放翁最可爱、最可敬的地方。
在整首词中作者使用层层深入的写法,
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
展现了放翁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反映了他看似狂放而实俊逸的思想品格,
从内容方面形成了本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
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 ,
还在作品的构思与结构上表现出来。
从作品的艺术构思与结构来说,
这首词不是采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种词人惯用的方式,
而是大胆地打破习惯体式的束缚,
用全词来叙事,
并把抒情寓于叙事之中。
而在叙事时,
它不完全根据形式安排内容,
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结构作品 。
因此 ,
从词的开头到“有知音否”一十八句,
主要是从各个方面铺叙放翁的隐居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
意脉贯通,
气势如虹,
一气呵成;然后出人意外地把笔锋一转,
希望放翁在国难当头之际能挺身而出,
力挽狂澜,
而不要象白居易一样在归隐中终此一生。
这样写,
似乎前后矛盾,
其实是矛盾的统一体,
是以弃官归田之乐反衬弃隐从戎之需,
而且前边把“归田之乐”渲染得越充分,
也就把后边弃隐从戎、杀敌报国的思想衬托得越光辉,
越能表现作者以及放翁矢志报国、至死不渝的爱国品质。
在这里 ,
作者以前边的十八句反衬后边的六句,
以后边的六句压倒前边的十八句,
非有“如椽健笔”,
确实难以做到。
这又显示了作者笔力之雄健,
构思之新奇,
词风之俊逸。
“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
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
这首词用典较多。
张炎《词源》说 :“词中用事最难 ,
要紧首题,
融化不涩。
”这首词或明或暗地用了李白、贺知章、王恭、王徽之、柳宗元、刘叉、刘禹锡和白居易等八九个人的典故。
但它所运用的典故,
不仅大都切合人物的身份——诗人,
人物的活动地点——山阴,
而且用得妥贴,
自然天成,
毫无斧凿痕迹和晦涩的毛病。
这是因为他把典故融化在词境中,
使之成为词的有机组成部分。
比如“狂客”二字,
用的就是贺知章的典故。
贺知章号四明狂客,
年老辞归山阴,
放翁亦隐山阴,
故刘过以贺知章拟放翁,
这样用典就很妥当。
用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典故比拟自己欲访放翁 ,
也贴切之极。
再如“读罢《离骚》,
酒香犹在”二句,
就是从《世说新语》和柳宗元的诗句化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它反复倾诉了屈原对祖国命运的关怀,
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腐朽贵族集团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准备以身殉国的壮烈情怀。
由于它影响巨大,
六朝人便把“痛饮酒,
熟读《离骚》”看作名士的标志。
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
贬官永州 ,
也以“投迹山水地,
放情读《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
刘过使用上述典故写放翁归隐,
就不是单纯地叙述他的读书饮酒的生活,
还表现了他饮慕屈原的峻洁人品,
如六朝高士的洁身自好,
以及对政治失意的愤慨,
这就大大增加了词的容量,
扩大了词的内涵,
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宋词)水龙吟 寄陆放翁(刘过)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刘过,水龙吟 寄陆放翁,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