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宋词)芳心苦/踏莎行(贺铸)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600字

芳心苦/踏莎行
宋·贺铸

杨柳回塘,
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
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
行云带雨。
依依伺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注释①回塘:环曲的水塘。
②别浦:水流的叉口。
③红衣:此指红荷花瓣。
④芳心:莲心。
⑤返照:夕阳的回光。
⑥骚人:诗人。
⑦“当年”句:韩偓《寄恨》诗云:“莲花不肯嫁春风。
”评解此词咏秋荷,
于红衣脱尽,
芳心含苦时,
迎潮带雨,
依依人语,
自有一种幽情盘结其间,
令人魂断。
前人谓贺铸“戏为长短句,
皆雍容妙丽,
极幽闲思怨之情”。
以此词观之,
可谓知言。
集评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骚情雅意,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哀怨无端。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是咏荷花的,
暗中以荷花自比。
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
多半有所寄托。
因为在生活中,
有许多事物可以类比,
情感可以相通,
人们可以利用联想,
由此及彼,
发抒文外之意。
《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
可否不少假借。
虽贵要权倾一时,
少不中意,
极口诋之无遗辞。
人以为近侠。
……竟以尚气使酒,
不得美官,
悒悒不得志”。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此词全篇咏写荷花,
借物言情。
词中以荷花自况,
以荷花的清亮绝俗不免凋零清苦,
寄托个人身世的感喟,
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上片起首两句两句互文同指,
先画出一个绿柳环绕、鸳鸯游憩的池塘,
见荷花所处环境的优美。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练字</a>
水上鸳鸯,
双栖双宿,
常作为男女爱情的象征,
则又与水中荷花的幽独适成对照,
对于表现它的命运是一种反衬。
回塘,
意即曲折回环的池塘;别浦,
即江河支流的水口。
第三句“绿萍涨断莲舟路”意谓因水面不甚宽广,
池塘中很容易长满绿色的浮萍,
连采莲小舟来往的路也被遮断了。
莲舟路断,
则荷花只能在回塘中自开自落,
无人欣赏与采摘。
句中“涨”定“断”字,
都用得真切形象,
显现出池塘中绿萍四合、不见水面的情景。
四五两句写荷花寂寞地开落 、无人欣赏。
断无,
即绝无。
不但莲舟路断,
无人采摘,
甚至连蜂蝶也不接近 ,
“无蜂蝶”也包含了并无过往游人,
荷花只能在寂寞中逐渐褪尽红色的花瓣,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最后剩下莲子中心的苦味。
这里俨然将荷花比作亭亭玉立的美人,
“红衣”、“芳心”,
都明显带有拟人化的性质。
“幽香”形容它的高洁,
而“红衣脱尽芳心苦”则显示了她的寂寞处境和芳华零落的悲苦心情。
这两句是全词的着力之笔,
也是将咏物、拟人、托寓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化工之笔。
既切合荷花的形态和开花结实过程,
又非常自然地绾合了人的处境命运。
此二句形神兼备,
虚实结合,
将词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极为动人。
过片两句,
描绘夏秋之际傍晚雨后初睛的荷塘景色,
形象地烘托了“红衣脱尽”的荷花黯淡苦闷的心境。
夕阳的余辉,
照映在浦口的水波上,
闪耀着粼粼波光,
像是在迎接晚潮;流动的云彩,
似乎还带着雨意,
偶而有几滴溅落在荷塘上。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接下来一句,
写荷花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看上去似乎在满怀感情地向骚人雅士诉说自己的遭遇与心境。
这仍然是将荷花暗比作美人。
着一“似”字,
不但说明这是词人的主观感觉 ,
且将咏物与拟人打成一片,
显得非常自然 。
这一句是从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 ,
集芙蓉以为裳”引伸、生发而成,
“骚人”指屈原 ,
推而广之,
可指一切怜爱荷花的诗人墨客。
说荷花“ 似与骚人语”,
曲尽它的情态风神,
显示了它的幽洁高雅。
蜂蝶虽不慕其幽香,
骚人却可听它诉说情怀,
可见它毕竟还是不乏知音。
结尾两句,
巧妙地将荷花开放与凋谢的时节与它的生性品质、命运遭际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表现出美人、君子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和严肃不苟的态度,

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view_17.html>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他们年华虚度,
怀才不遇的悲哀。
嫁春风 ,
语本李贺《南园》:“嫁与东风不用媒。
”而韩偓《寄恨》“莲花不肯嫁春风”句则为贺词直接所本。
桃杏一类的花,
竞相在春天开放,
而荷花却独在夏日盛开,
“不肯嫁春风”,
正显示出它那不愿趋时附俗的幽洁贞静个性 。
然而秋风一起 ,
红衣落尽,
芳华消逝 ,
故说“被秋风误”。
“无端”与“却”,
含有始料所未及的意蕴。
这里,
有对“秋风”的埋怨,
也有自怨自怜的感情 ,
而言外又隐含为命运所播弄的嗟叹,
可谓恨、悔、怨、嗟,
一时交并,
感情内涵非常丰富。
这两句同样是荷花 、美人与词人三位而一体,
咏物、拟人与自寓的完美结合。
作者在词中隐然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零的女子 ,
借以抒发才士沦落不遇的感慨。
《宋史·文苑传 》载贺氏“喜谈当世事,
可否不少假借。
”虽要权倾一时,
少不中意,
极口诋之无遗辞。
人以为近侠。
⋯⋯竟以尚气使酒,
不得美官,
悒悒不得志”,
这些记载,
对于理解此词的深意颇有帮助。


(宋词)芳心苦/踏莎行(贺铸)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贺铸,芳心苦/踏莎行,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词)芳心苦/踏莎行(贺铸)》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7-105725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