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
宋·周邦彦
水浴清蟾,
叶喧凉吹,
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
笑扑流萤,
惹破画罗轻扇。
人静夜久凭阑,
愁不归眠,
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
人今千里,
梦沈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
容销金镜,
渐懒趁时匀染。
梅风地溽,
虹雨苔滋,
一架舞红都变。
谁信无聊为伊,
才减江淹,
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
还看稀星数点。
注释注释:此词通过现实、回忆、推测和憧憬等各种意意象的组合 ,
抚今追昔 ,
瞻念未来,
浮想连翩,
伤离痛别,
极其感慨。
词中忽景忽情,
忽今忽昔,
景未隐而情已生,
情未逝而景又迁,
最后情推出而景深入,
给读者以无尽的审美愉悦。
上片“人静夜久凭栏,
愁不归眠,
立残更箭”是全词的关键 。
这三句勾勒极妙,
其上写现在的句词,
经此勾勒,
变成了忆旧。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
词人独倚阑干,
凭高念远,
离绪万端,
难以归睡。
由黄昏而至深夜,
由深夜而至天将晓,
耳听更鼓将歇,
但他依旧倚栏望着,
想着离别已久的情人。
他慨叹着韶华易逝,
人各一天 ,
不要说音信稀少,
就是梦也难做啊!
他眼前浮现出去年夏天在屋前场地上“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情景。
黄昏之中,
墙外的车马来往喧闹之声开始平息下来。
天上的月儿投入墙内小溪中,
仿佛在水底沐浴荡漾。
而树叶被风吹动,
发出了带着凉意的声响。
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幽静而富有诗情的夜晚。
她在井栏边,
“笑扑流萤”,
把手中的“画罗轻扇”都触破了。
这个充满生活情趣的细节写活了当日的欢爱生活。
下片写两地相思 。
“空见说、鬓怯琼梳,
容销金镜,
渐懒趁时匀染。
是词人所闻有关她对自己的思念之情 。
由于苦思苦念的折磨,
鬓发渐少,
容颜消瘦,
持玉梳而怯发稀 ,
对菱花而伤憔翠,
“欲妆临镜慵”,
活画出她在别后生理上 、心理上的变化 。
“渐”字、“趁时”二字写出了时间推移的过程。
接着“梅风地溽,
虹雨苔滋,
一架舞红都变”三句则由人事转向景物 ,
叙眼前所见。
梅雨季节,
阴多晴少,
地上潮湿,
庭院中青苔滋生,
这不仅由于风风雨雨,
也由于人迹罕至。
一架蔷薇,
已由盛开时的鲜红夺目变得飘零憔悴了。
这样,
既写了季节的变迁,
也兼写了他心理的消黯 ,
景中寓情,
刻画至深。
“谁信无聊为伊,
才减江淹 ,
情伤荀倩 。
”这是词人对伊人的思念 。
先用“无聊”二字概括,
而着重处尤在“为伊”二字,
因相思的痛苦,
自己象江淹那样才华减退,
因相思的折磨,
自己象荀粲那样不言神伤。
双方的相思,
如此深挚,
以至于他恨不能身生双翅,
飞到她身旁,
去安慰她,
怜惜她。
可是不能,
所以说“空见说”。
“谁信”二字则反映词人灵魂深处曲折细微的地方,
把两人相思之苦进一步深化了。
这些地方表现了周词的沉郁顿挫,
笔力劲健。
歇拍“但明河影下,
还看稀星数点”,
以见明河侵晓星稀,
表出词人凭栏至晓,
通宵未睡作结。
通观全篇,
是写词人“夜久凭栏”的思想感情的活动过程。
前片“人静”三句,
至此再得到照应。
银河星点,
加强了念旧伤今的感情色彩;如此以来,
上下片所有情事尽纳其中。
这首词,
上片由秋夜景物,
人的外部行为而及内在感情郁结,
点出“年华一瞬,
人今千里”的深沉意绪,
下片承此意绪加以铺陈。
全词虚实相生,
今昔相迭,
时空、意象的交错组接跌宕多姿,
空灵飞动,
愈勾勒愈浑厚,
具有极强的艺术震撼力。
(宋词)过秦楼(周邦彦)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周邦彦,过秦楼,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