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宋词)祝英台近(辛弃疾)

(宋词)祝英台近(辛弃疾)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8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祝英台近
宋·辛弃疾

水纵横,
山远近。
拄杖占千顷。
老眼羞将,
水底看山影。
试教水动山摇,
吾生堪笑,
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
人问翁爱飞泉,
来寻个中静。
绕屋生喧,
怎做静中境。
我眠君且归休,
维摩方丈,
待天女、散花时问。
注释原序:与客饮瓢泉,
客以泉声喧静为问。
余醉,
未及答。
或者以“蝉噪林逾静”代对,
意甚美矣。
翌日为赋此词以褒之--------------------------------------------注释①大约作于庆元元年(1195),
时稼轩二次罢居信州带湖。
是年瓢泉新居初成。
饮瓢泉:在瓢泉饮酒。
客以泉声喧静为问:客人问泉声喧闹还是幽静?蝉噪林逾静:梁代诗人王藉《入若耶溪》诗中的一句,
与下句“鸟鸣山更幽”合成一联,
有动中见静的意境。
翌(yì意)日:第二天。
褒:夸奖,
赞扬。
抒发山水之乐,
动静之趣,
一篇艺术小品。
山本静,
水为动;山影入水,
而水动山摇;则静中有动,
动中见静,
动静莫辨。
妙在自喻身世飘摇,
出处无常。
下片主客问答,
问既巧,
答亦妙。
菩萨尘断心净,
故花不沾身;我辈惟有心静,
方能化动为静,
动中取静,
此亦嘲客不知进退之禅机。
②“水纵横”三句:拄杖游遍瓢泉的重山叠水。
③“老眼”两句:老眼怕光,
只有欣赏水上的青山倒影。
④“试教”三句:水波荡而山影摇,
笑自己一生恰如山影飘摇无定。
试教:有试看的意思。
此个:这个,
即下文的水中山影。
⑤一瓢饮:语出《论语·雍也》,
谓一瓢清水,
是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话。
此借指一瓢酒,
即题序之“饮瓢泉”。
⑥“人问”四句:你来瓢泉求静,
而泉声喧嚣,
何以致静。
按:此即题序的“客以泉声喧静为问”。
个中:此中。
⑦“我眠”句:《宋书·陶潜传》说:无论贵贱来访,
陶潜只要有酒,
就取出共饮。
他若先醉,
就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⑧“维摩”两句:用维摩讲经、天女散花的佛经故事作答。
据《维摩诘经》载:维摩讲佛经时,
有一天仙女向听讲者抛洒天花。
花洒到诸菩萨身上不沾自落,
而落到大弟子身上则沾而不坠。
这说明大弟子的尘根尚未彻底除尽。
维摩:即维摩诘,
佛教中的先哲,
与释迦牟尼(俗称如来佛)同时人,
善讲大乘教义。
方丈:佛寺长老及住持说法之处。
后即用为对寺院长老及住持的代称。

(宋词)祝英台近(辛弃疾)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辛弃疾,祝英台近,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词)祝英台近(辛弃疾)》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8-1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