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宋词)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苏轼)

(宋词)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苏轼)


来源:易优悦读  纠错
2025-05-17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305字

苏州小学语文培训,苏州中考语文培训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宋·苏轼

霜馀已失长淮阔。
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
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
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
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
全词景中生情,
情中含景,
情景交融,
意境幽深,
意绪凄婉 ,
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怀人伤逝的深沉思绪,
读来令人一咏三叹,
感慨不已。
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
作者于当年八月下旬到达颍州,
时已深秋,
故称“霜余 ”。
深秋是枯木季节,
加上那年江淮久旱,
淮河也就失去盛水季节那种宏阔的气势,
这是写实。
第二句“空听潺潺清颖咽”的“清颖 ”写的也是实情。 “易优阅读宝”,中小学生语文题库,语文成绩提升就是快。
“咽”字写出了水浅声低的情景。
水涨水落,
水流有声,
这本是自然现象,
但词人却说水声潺潺是颍河在幽咽悲切,
这是由于他当时沉浸在怀念恩师欧阳修的思绪中。
此句移情于景,
使颍河人格化了。
接下来一句“佳人犹唱醉翁词,
”“醉翁词”是指阳修在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时所作词如组词《采桑子》等,
当时以其疏隽雅丽的独特风格盛传于世。
而数十年之后,
歌女们仍在传唱,
足见“颍人思公 ”。
这不光是思其文采风流,
更重要的是思其为政“宽简而不扰民 ”。
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而被贬到滁州 、扬州、颍州等地,
但他能兴利除弊 ,
务农节用,
曾奏免黄河夫役万人,
用以疏浚颍州境内河道和西湖 ,

苏州中考语文提分,就找易优吴老师,针对性强,提分就是快(TEL:181-1815-9898)。


使“ 焦陂下与长淮通”,
西湖遂“擅东颍之佳名”。
因此人民至今仍在怀念他,
传唱他的词和立祠祭祀,
就是最好的说明。
苏轼推算,
他这次来颍州,
上距欧公知颍州已四十三年了 ,
岁月流逝,
真如电光一闪而过 ,
因此下一句说“四十三年如电抹”。
词的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过片言人生如“草头秋露 ”,
明澈圆润,
流转似珠,
却倏忽而逝。
下面的“三五盈盈还二八”是借用谢灵运《怨晓月赋》“昨三五兮既满,
今二八兮将缺”,
意思是十五的月亮晶莹圆满,
而到了二八即十六,
月轮就要缺一分了 ,
可见生命短促 ,
人生无常。
最后两句“与余同是识翁人,
唯有西湖波底月 ”,
结合自己与欧阳修的交情,
苏州易优中考语文培训,吴老师语文课(Tel:181-1815-9898)

以及欧阳修与颍州西湖的渊源,
抒发对思师的缅怀之情,
写得情真意切、深沉哀婉。
句意承露消月缺而下,
言自欧公守颍以后四十三年,
不特欧公早逝,
即使当年识翁之人,
今存者亦已无多,
眼前在者,
只有自己,
以及西湖波底之月而已。
写自己“识翁 ”,
融合了早年知遇之恩、师生之谊、政见之相投、诗酒之欢会,
尤其是对欧公政事道德文章之钦服种种情事。
而西湖明月之“识翁 ”,
则是由于欧公居颍时常夜游西湖,
波底明月对他特别熟悉。
这首词,
委婉深沉,
清丽凄恻,
情深意长,
空灵飘逸,
语出凄婉,
幽深的秋景与心境浑然一体。
结尾写波底之月,
以景结情,
传达出因月光之清冷孤寂而生的悲凉伤感。 语文提分好帮手,易优语文题库 https://cs.euzW.net
全词在一派淡泊、凄清的秋水月色中化出淡淡的思念和叹惋,
因景而生怀人之情,
悲叹人生无常,
令人感慨万千,
怅然若失。
它象一支充溢淡淡忧伤的的小夜曲,
袅袅地流进了读者的心田。


(宋词)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苏轼)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小学语文题库,初中语文题库,高中语文题库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