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海棠
宋·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
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
又觉万姝娇困。
霜点鬓。
潘令老,
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飞仙,
石湖绝笔,
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
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
吹得胭脂成粉。
君细认。
花共酒,
古来二事天尤吝。
年光去迅。
漫绿叶成阴,
青苔满地,
做得异时恨。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借写海棠花而暗指自身经历的词,
借物言志是此词的好处。
老天爷仿佛是有意和爱花的词人作对,
入春以来,
低温阴雨,
连绵不断,
已经过了花期的海棠还迟迟未开。
好不容易天放晴了 ,
蓓蕾初吐,
偏又暴暖三日,
娇嫩的花儿搭拉下脑袋,
仿佛一位位慵懒欲睡的小美人。
词人两鬓已有星星白发,
犹如霜华点缀。
他疑惑该不是由于日渐衰老,
因而不再有赏花的缘份了吧?人当老去,
才思锐减,
情怀也不复如昔年之健,
恨无五色彩笔以歌咏海棠的风采格致,
愧对名花呵!
更使词人懊恼的是,
海棠花也和那些薄命丽姝一样,
空有倾国倾城的容貌,
却遇不着爱赏、卫护她们的人。
她们寂寞地从院墙背后探出头来 ,
秀靥半露,
可是又见谁来关怀她们呢?只有那东风在夕阳西下之时,
百无聊赖之际,
吹去了她们脸上的胭脂,
使她们的脸色一天天变得憔悴泛白。
词人感概万端:名葩易萎,
佳酿难熟,
古往今来,
这两样物事,
是天公最为吝啬,
断不肯轻付与人的!
光阴脚步匆匆,
眼看着夏天就要来临。
到那时,
树上固然是绿叶繁茂,
却再见不着海棠花的倩影;就连地下也将铺满苍苔,
缤纷的落英也将无迹可寻。
绵绵此恨,
还不知怎样消遣哩!
综观全词,
真正扣合海棠特征的笔墨实际上仅有“胭脂成粉”一句:海棠含苞待放之时为深红色,
等到花瓣舒展开来,
便渐渐褪淡而至于粉红了。
然而这正是此词的长处 。
正因为词人咏物而不粘滞于斯物,
所以才能够腾出笔来,
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那一腔炽热的爱花、惜花之情。
具体地说,
起首“甚春来、冷烟凄雨”一问,
就有对于那“做冷欺花”的造物主无限嗔怪之意。
次句“ 朝朝迟了芳信”,
下“朝朝”二字,
更活画花期既误,
词人天天翘首掐指相盼计日之焦虑。
以上二句,
是词人爱花惜花于海棠未花之前也。
继云“ 蓦然作暖晴三日,
又觉万姝娇困”,
对于初开之花的疼惜,
一如对于扶床弱步之小囡。
继云“倾成色,
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谁问 ”,
对于盛开之花的爱怜 ,
俨然像是在为待字未嫁的相邻娇娃而叹息。
“东风日暮无聊赖,
吹得胭脂成粉 ”,
对于行将凋零之花的伤感,
则不啻是向韶华转逝的空闺少妇一掬同情之泪了:分三阶段写来、都是爱花惜花于海棠已花之时也。
最后以“漫绿叶成阴,
青苔满地,
做得异时恨”作结,
悬想未来,
情深一往,
是仍将爱花惜花于海棠无花之后也。
全篇循序渐进,
脉络井井,
写尽了作者对海棠花的钟爱深惜。
作为南宋后期的爱国志士,
刘克庄一向耿介刚直。
这一点颇不为当政者所容,
屡被罢官。
仕途冷暖,
于风雨如晦之时,
感受更深。
因此词人眼中的海棠也就不纯然是海棠而融入了作者的精魂,
“似花还似非花”,
作者与海棠在情感深处得到了沟通。
既属咏花,
故作者自比潘令,
便有“ 一客不烦二主”之妙。
“玉局”谓苏轼,
“石湖 ”则是范成大的自号。
这两位本朝的文豪都酷爱海棠并为她题写过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苏氏之“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范氏之“低花妨帽小携筇,
深浅胭脂一万重。
不用高烧银烛照,
暖云烘日正春浓 ”(《闻石湖海棠盛开亟携家过之三绝》其三)等等。
咏海棠而写出苏、范二公,
较前泛用潘岳事,
更为贴切。
一阕之中,
虽三见古人 ,
但各派各的用场,
“潘令”是自况,
“ 玉局 ”、“石湖”是反衬,
用事命笔,
错落有致,
自然渊雅 。
这亦是本篇的成功之处。
“飞仙”、“绝笔”云云,
是词人怅恨二公仙逝,
不能再传海棠之神韵。
但是词人对海棠的拳拳眷恋之情,
绝不亚于东坡、石湖,
因此尽管自己才情不及二公,
仍然不肯搁笔,
而愿竭尽全力为海棠传神韵。
(宋词)摸鱼儿 海棠(刘克庄)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刘克庄,摸鱼儿 海棠,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