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宋·刘辰翁
烧灯节。
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
江山如旧,
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
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
照人烛泪,
照人梅发。
注释注释:原序: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赋《忆秦娥》见属,
一读凄然。
随韵寄情,
不觉悲甚。
这首词是作者赋邓剡《忆秦娥》而作,
邓剡是庐陵人,
作者同乡,
字光荐,
号中斋,
曾加入文天祥幕府,
参加过抗元斗争,
宋亡后一直未仕。
《忆秦娥》这个词牌,
用入声韵,
音节急促悲凉,
适宜于表现凄苦的感情 ,
这个词牌只有四十六个字,
因此必须精选题材,
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
刘辰翁这首《忆秦娥》开头两句“烧灯节,
朝京道上风和雪”,
看似平淡 ,
却蕴意深远 ,
“烧灯节”,
就是上元节(俗名元宵节)。
南宋的上元节,
都城临安热闹非凡。
公子王孙,
五陵年少,
更以纱笼喝道,
带领着佳人美女,
遍地游赏。
人们都说玉漏频催,
金鸡屡唱,
意犹未尽。
甚至饮酒醺醺,
倩人扶著,
堕翠遗簪,
不胜枚举。
”由此可以想见昔日的繁华景象。
而今日通往古都临安的大道上风雪交加,
一片严寒凄清的荒凉景象。
“朝京”,
即到京城去,
这里“朝京”二字词人和当时一般人民对京都的仰慕之情。
下边“风和雪,
江山如旧,
朝京人绝。
”头三字,
叠上句。
风依旧是昔日的风,
雪依旧是昔日的雪,
江山并无太多的改变。
这是在为下句铺奠,
可是现在的上元节,
“朝京人绝”,
无法再回到昔日的繁华景象。
然而在昔日的繁盛,
词人依旧记忆犹新,
无法忘怀;因而词人未加实笔铺叙,
只是以 “如旧”二字一点。
但于眼前这幅风雪载道、路途人绝的画面中,
已令人凄然地想到往昔的繁盛已不复再现了。
上片从今日的实写中,
反衬出昔日的繁盛景象 ,
实际上是将临安上元节昔盛今衰作了对比,
反映出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 :宋朝灭亡,
胡元据鼎。
在惨淡的词意中,
词人的眷念故国的浓烈感情喷涌而出。
上片写上元朝京,
下边转到了自己和友人邓剡。
“百年短短兴亡别”,
感慨自己在短短的一生中经历了国家兴亡两个时期,
现在处于元人的统治之下,
悠悠岁月 ,
不亡待尽 ,
令人欣慰的是“与君犹对当时月”,
自己和友人都是宋朝的遗民,
仍然对着昔日的月亮 。
这一句里作者聊以自慰的意思 。
下边转折 :“当时月,
照人烛泪,
照人梅。
”“当时月”叠上句,
点往昔的峥嵘岁月和少年意气,
为下两句作铺写,
月色依然如旧照射人间,
而人间却惟见红泪白而已。
烛泪,
象征着遗民泣血;梅,
烈士暮年。
红白相映,
意境凄凉。
下片通过宋朝兴亡两个时期情怀、容颜的暗暗对比,
显现出一位孤臣义士的孤苦形象。
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了古今对比手法,
但侧重写今,
反映了宋亡以后的变化 ,
表达词人凄婉哀苦之心情,
是一首凄苦的小令。
读者不仅在词中领略到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而且还可感觉到他忠于故国的深沉情感。
(宋词)忆秦娥(刘辰翁)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刘辰翁,忆秦娥,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