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宋词)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3400字

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
宋·辛弃疾

吾衰矣,
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
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
陶县令,
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闲饮酒,
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
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
更说甚,
是和非!
注释注释①作于福建安抚使任上。
乞归:向朝廷请求罢仕归隐。
犬子:原为对己子的爱称,
后为人前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止我:劝阻我。
拟归是真,
骂子未必,
特借题发挥,
以抒心志耳。
上片借鉴前贤,
陈述不及时弃官抽身之害,
其中自有稼轩切身之痛,
惟不宜明言。
换头四句正面想见归隐田园之乐。
“千年”两句,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语浅意深,
颇见旷达胸襟。
结处遥应开端,
于旷达中更见愤懑之情。
②“吾衰”两句:谓我已衰老,
富贵须待何时。
吾衰矣:《论语·述而》记载孔子的话说:“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稼轩《贺新郎》词起句亦云:“甚矣吾衰矣。
”须富贵何时:杨恽《报孙会宗书》:“人生行乐耳,
须富贵何时。
”③“富贵”句:言富贵酝酿着政治危机。
《晋书·诸葛长民传》:“贫贱常思富贵,
富贵必履危机。
”苏轼《宿州次韵刘泾》:“晚觉文章真小技,
早知富贵有危机。
”④“暂忘”五句:理当师法古人,
及早弃官抽身,
归隐田园。
“暂忘”句:用“穆先生”事。
《汉书·楚元王传》说:元王至楚国封地,
用穆生等人为中大夫。

易优作文投稿、作文评价系统,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穆生不嗜酒,
元王每置醴以待。
后王戊即位,
渐忘设醴酒之事。
穆生说:“醴酒不设,
王之意怠。
不去,
楚人将钳我于市。
”于是称病离去。
醴(lǐ礼)酒:用醴泉之水酿成的酒,
味甘美。
“未曾”句:用“陶县令”事。
陶县令,
即陶潜。
见前《水调歌头》(“君莫赋幽愤”)注④。
⑤“待葺”四句:修园筑亭,
诗酒自娱———想象今后悠闲的归隐生活。
葺(qì气):意为“修建”。
佚(yì逸)老:老来安乐之意。
《庄子·大宗师》:“佚我以老。
”佚,
通“逸”,
安乐。
亦好:归耕林下,
虽贫亦好。
戎昱《中秋感怀》:“远客归去来,
在家贫亦好。
”⑥“千年”两句:谓富贵无常,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人应知足勿贪。
“一人”句:当时俗语。
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之四,
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着两匙。
”⑦“便休休”三句:一切作罢,
有什么是和非可说。
休休:退隐,
罢休。
参阅前《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注④。词,
本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文学艺术品,
但在发展过程中,
实用功能不断扩大,
许多作品已经兼备了应用文的性质。
特别是到南宋,
她几乎进入了人们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
可以用来谈恋爱,
可以用来交朋友,
可以用来孝顺父母,
可以用来联络亲戚,
乃至替人作寿,
给人送终 ,
祝人新婚 ,
贺人生子,
打阔佬的秋风,
拍上司的马屁⋯⋯真是五花八门,
无所不能。
然而,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写词来训儿子,
我们还是头一回见。
如若编一本“宋词之最”,
这首诗该算一项“纪录”罢?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 ),
当时词人五十五岁,
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从梁启超、邓广铭二先生说 )。
据词及小序可知,
词人因官场上的失意,
打算辞官,
但那不晓事的“犬子”极力反对,
(家中田地、房产还未购置齐全,
老头子倒想洗手不干了,
一旦他老人家呜呼哀哉 ,
叫咱哥儿们喝西北风去?)于是词人便作了这首词数落他。
由于“犬子”劝阻自己的充足理由是官做得还不够大,
薪俸级别还不够高,
一句话,
还不够“富贵”,
因此,
词人首先抓住“富贵”这两个字来作文章,
打开窗户说亮话 ,
张口便道 :我老啦,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干不动了,
等“富贵”要等到哪一天呢 ?接下去改用让步性语气,
以退为进:就算能捱到“富贵 ”的那一天又能怎样?“富贵”是好要的么?爬得高,
跌得重,
危险得很呐!
上阕头三句看似肆口而成 ,
其实字字都有来历。
“吾衰矣”出自《论语·述而 》:“子(孔子)曰:‘甚矣吾衰也。
’”“须富贵何时”出自《 汉书·杨恽传》杨恽报孙会宗书:“人行乐耳,
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则见于《晋书·诸葛长民传 》。
东晋末年,
长民官至都督豫州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
领淮南太守,
深得实力派 、太尉刘裕的信任,
权倾一时。
他贪婪奢侈,
多聚珍宝美女,
大建府第宅院。
然而显赫的富贵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
相反,
由于时时担心遭到杀身之祸,
连觉也睡不安稳,
竟至一月中有十几夜做恶梦惊起跳踉 ,
如与人厮打。
他曾叹息说:“贫贱常思富贵,
富贵必履危机 。
”后来果然为刘裕所杀。
词人袭用其语,
可见对这样的历史教训深有感触 。
那么,
怎样才是远祸全身的上上之策是什么呢?只有急流勇退,
及时辞官归隐。
于是,
下文便拈出一个正面典型来和诸葛长民作对比。
《汉书·楚元王传》记载,
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封楚王,
他以穆生、白生、申公等三人为中大夫,
十分恭敬礼遇。
穆生不喜欢喝酒,
刘交开宴时,
特地为他“设醴 ”(摆上度数不高的米汁甜酒 )。
后来刘交的孙子刘戊为王,
有一次忘了为穆生设醴 ,
穆生退而言曰:我该走了 。
醴酒不设,
说明王爷已开始怠慢 ,
再不走,
就将获罪遭殃。
穆生称病去职后,
刘戊日渐淫暴,
白生、申公劝谏无效,
反被罚作苦役,
真个应验了穆生的预言。
“暂忘”句即咏此事。
因说穆生,
所以,
又带出另一位先哲来,
那就是在任彭泽县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
揣测词人的作意,
请陶渊明到场本是为了应付格律。
——此处例须对仗,
故不能让“穆先生”落单 ,
一定得给他找位“傧相 ;但“陶县令”弃官的动因与“穆先生”又不尽相同,
他的拂衣而去,
还包含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成分,
于是,
他的出场就给词意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
其作用又不仅仅是给“穆先生”当陪衬了。
总而言之,
词人将这两位高士悬为自己的师范,
用意十分明显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
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朝廷对我既然不太信任,
那么再干下去恐怕就会有祸患那又有什么“富贵”可言呢?更何况,
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去博取“富贵 ”,
代价也未免太大。
这“富贵”求不得,
老夫拿定主意要归隐了。
下阕头四句 ,
谈自己辞官后的打算 :辟一处花园 ,
建一座亭阁 ,
闲下来作甚?喝老酒。
喝醉了作甚?写诗词。
优哉游哉,
岂不快哉!
陶然欣然,
何其超然 !
“闲饮酒醉,
吟诗”为短句流水对,
只寥寥六字,
两组连续性的动态画面,
便写尽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然而还不可忽过“佚老”、“亦好”二辞。
其一“老 ”、“好”相叶 ,
是辅韵,
与“时”、“机”、“归”、“师”、“诗”、“匙”、“非”等主韵共同构成本调的平仄韵错叶格,
有声情摇曳之美,
其二,
四字俱有典故 ,
“佚老”见《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
劳我以生,
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 。
“盖谓人生碌碌,
只有老来才得安逸(“佚”,
同“逸”)。
“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 :“远客归去来,
在家贫亦好 。
”即今俗话所谓的“金窝银窝,
不如自己家的草窝 ”。
词人要以“佚老”、“亦好”命名园、亭,
虽不直说颐养天年、安贫乐道,
但自珍桑榆、不慕金紫之意,
已曲曲传出,
韵味更有深长之妙。
词人自己固然是安贫了,
其奈“犬子 ”不“安”何?不可不给以当头棒喝 。
于是又折且词笔来训子:千年田换八百主!
——多置田产,
又有何用?适足害你们弟兄几个成为“败家子”而已!
一个人长有几张嘴巴?插得下许多调羹?——家有薄田几亩,
还不够你们粗茶淡饭么?你别再说三道四了!
如果说上文还带有若干书卷气、不够家常的话,
那么最后这一段真可谓口角生风,
活生生是老子骂儿子的现场录音,
写神了,
写绝了!
值得一提的是 ,
“千年”二句虽用俚语,
却仍有宋人载籍可以参证 。
“千年田换八百主”,
见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五代时韶州灵树院如敏禅师语。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千年田八百主。
”僧云:“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师云:“郎当屋舍勿(没)人修。
”这些话头,
再早些还可寻溯到王梵志诗 :“年老造新舍 ,
鬼来拍手笑。
身得暂时坐 ,
死后他人卖。
千年换百主 ,
各自循环改。
前死后人坐,
本主何相(厢)在。
”“一人口插几张匙 ”,
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二十六《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四(穷巷闲门本然):“口不两匙休足谷。
”自注:“吴谚曰:‘一口不能著两匙 。
’”用俗话隐括入律,
且对仗工稳,
尤为难得,
词人的水平,
真不可测!
这首词,
既具备历史的思辨,
又富有人生的哲理;既充满着书斋里的睿智,
又洋溢着生活中的气息;亦庄亦谐,
亦雅亦俚;庄而不病于迂腐,
谐而不阑入油滑;雅是通俗的雅,
俚是规范的俚;显示出词的胸襟之大、见识之高、性格之爽、学养之深,
显示出词人具有驾驭各种不同类型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
辛词尤善用典故和化用前人成句,
本篇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
“吾衰”句用《论语 》,
是经;“须富”句、“暂忘”句用《汉书》,
“富贵”句用《晋书》,
是史;“佚老”用《庄子 》,
是子;“亦好”用唐诗,
是集。
——一首词中,
四部都用遍了。
就时代而言,
从春秋、战国、汉、晋、唐、五代一直用到宋。
就文体言 ,
自诗 、文一直用到和尚语录、民间谣谚。
就用法而言,
或整用成句,
或提炼文意,
或增减字面,
或翻换言语。
在此道上,
词人真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宋代,
封建帝王用较优厚的经济待遇来笼络武将和士大夫们,
以换取他们的忠勤服务,
因此,
官僚地主置田庄、营第宅、蓄家妓之风盛极一时。
而当时发达的城市商业经济畸形繁荣的色情业,
又大大刺激了纨绔子弟的消费欲望,
把他们的胃口吊得很高。
红烛呼卢,
千缗买笑,
在“销金锅”里荡尽祖产的不肖子孙处处皆是 。
“君子之泽”往往二世、三世而斩,
不待五世了。
北宋沈括《梦溪笔淡》卷九《人事》记载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将军郭进的新建府第落成,
大开筵席,
不但请木工瓦匠与宴,
而且让他们坐在自家子弟们的上位。
有人问道:公子们怎么好同匠人为伍呢?郭进指着工匠们说:这是造房子的。
又指着子弟们说:这是卖房子的,
当然应该坐在下风。
进死后不久,
府第果然落入他人之手。
郭进者流,
看问题不可谓不透彻,
做事情不可谓不通达,
然而既有先见之明,
那又为何还建造府第呢?既然建了,
又为何不能对子弟们严加管教,
使之成器?相比之下,
词人能够不措意于营置田产,
且“犬子”嘟嘟囔囔时乃能赋词骂,
真算得上是一位高明的家庭教育专家了。
这在封建时代真是难能可贵,
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
恐怕也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呢?

(宋词)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辛弃疾)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辛弃疾,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宋词,语文培训,语文辅导,阅读培训,作文培训

《(宋词)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辛弃疾...》添加时间:2025-05-17;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7-1054953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