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五言古诗)青阳峡(杜甫)
青阳峡
唐·杜甫
塞外苦厌山,
南行道弥恶。
冈峦相经亘,
云水气参错。
林迥硖角来,
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
奋怒向我落。
仰看日车侧,
俯恐坤轴弱。
魑魅啸有风,
霜霰浩漠漠。
昨忆逾陇坂,
高秋视吴岳。
东笑莲华卑,
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壮观,
已谓殷寥廓。
突兀犹趁人,
及兹叹冥莫。
注释邵注青阳峡,
在秦州之南,
诗云“南行道弥恶”可见。
塞外苦厌山①,
南行道弥恶②。
冈峦相经亘③,
云水气参错④。
(首从峡行叙起。
经亘,
山叠难行。
参错,
水迷难度。
所谓道弥恶也。
)①吴均诗:“塞外何纷纷。
”②《诗》:“我独南行。
”③卢谌诗:“冈峦挺茂树。
”④谢灵运诗:“泝流触惊急,
临圻阻参错。
”林迥硖角来,
<a hrEf=https://www.euZw.net/miniFoRm/view_11.html/>苏州易优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天窄壁面削。
磎西五里石,
奋怒向我落①,
仰看日车侧②,
俯恐坤轴弱。
魑魅啸有风③,
霜霰浩漠漠④。
(此记青阳峡景。
硖角,
从旁横射者。
壁面,
当前劈峙者。
奋怒,
崩石危险也。
碍日车,
石势耸欹。
陷地轴,
石形重大。
魑魅啸,
石傍阴惨。
霜霰多,
石上凝寒也。
)①《水经注》:吴山,
三峰霞举,
叠秀云天,
崩岩倾仄,
山顶相捍,
望之恒有落势。
②《杜臆》:“仰看日车侧”,
即“愁畏旧车翻”意。
《鲁灵光殿赋》:“仰看天庭。
”《庄子》:“若乘日之车,
游襄城之野。
”汉李尤歌:“安得力士翻日车。
”③《天台赋》:“始经魑魅之涂。
”鲍照《燕城赋》:“木魅山鬼,
野鼠城孤。
风嗥雨啸,
昏见晨趋。
”④陶潜《桃花源记》:“常恐霜霰至。
全国优秀作文大全 易优作文网 wWw.Euzw.nEt 学作文,到易优
”昨忆逾陇坂①,
高秋视吴岳②。
东笑莲华卑,
北知崆峒薄③。
超然侔壮观④,
已谓殷寥廓⑤。
突兀犹趁人⑥,
及兹叹冥漠⑦。
(此自陇坂说到青阳,
乃借众山以形其突兀。
陇坂之上,
西见吴岳,
东压莲峰,
北掩崆峒,
已极宇宙大观。
若欲侔此壮观,
意谓寥廓之地隐伏难见矣。
今到青阳,
其突兀之状犹若逐人而来,
始叹冥漠之境不可穷尽也。
旧注以壮观指青峡,
突兀指巨石,
未合诗意,
此章四句起,
下二段各八句。
)①《秦州记》:陇坂九折,
不知几里。
张衡《四愁诗》:“欲往从之陇坂长。
”②《杜臆》:高秋天朗,
故见诸山。
宋子侯诗:“高秋八九月。
”《汉·地理志》:吴山,
在汧县西,
古文以为岍山,
《国语》谓之西吴,
秦都咸阳以为西岳。
《周礼》:雍州,
全国优秀作文网站 https://www.euzW.net
其镇曰岳山。
注:吴岳也。
《旧唐书·礼仪志》:肃宗至德二年春,
在凤翔,
改汧阳郡吴山为西岳。
③莲华峰,
在华山。
崆峒山,
在岷州。
④班彪《王命论》:“超然远览。
”《西都赋》:“盛娱游之壮观。
”⑤左思诗:“壁立何寥廓。
”⑥庾阐《涉江赋》:“洪涛突兀而横峙。
”⑦颜延之诗:“衣冠终冥漠。
”江盈科《雪涛诗评》曰:少陵秦州以后诗,
突兄宏肆,
迥异昔作。
非有意换格,
蜀中山水,
自是挺特奇崛,
独能象景传神,
使人读之,
山川历落,
居然在眼。
所谓春蚕结茧,
随物肖形,
乃为真诗人,
真手笔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8_26
(唐代五言古诗)青阳峡(杜甫)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
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a href=https://www.Euzw.net/>小学生语文培训,苏州易优阅读写作同步提升</a>
关键词:杜甫,青阳峡,唐诗,语文培训,作文辅导,阅读写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