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五绝)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唐五绝)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注释[注释](1)袁拾遗:作者的朋友,
即第一句中的才子。
(2)江岭:今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省南雄县交界处的大庾岭。
流人:获罪而流放的人。
[译文]我到洛阳拜访才子袁拾遗,
他却获罪流放到大庾岭。
听说那里梅花开得很早,
哪里能比得上故乡洛阳的春色呢!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
既有不平,
也有伤感;感情深沉,
却含而不露,
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
“洛阳”指明地点,
紧扣题目的“洛中”,
“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
暗点“不遇”,
已经作了“流人”,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自然无法相遇了。
这两句是对偶句。
孟浩然是襄阳人,
如今到了洛阳,
特意来拜访袁拾遗,
足见二人感情之厚。
称之为“才子”,
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
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
足以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
过此即是岭南地区,
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
用“江岭”与“洛阳”相对,
用“才子”与“流人”相对,
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
“才子”是难得的,
本来应该重用,
然而却作了“流人”,
由“洛阳”而远放“江岭”,
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何况这个“流人”又是自己的挚友呢。
这两句对比强烈,
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两句, 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写得洒脱飘逸,
联想自然。
大庚岭古时多梅,
又因气候温暖,
梅花早开。
从上句“早”字,
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
早开的梅花,
是特别引人喜爱的。
可是流放岭外,
怎及得留居北地故乡呢?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
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
而这种怀念之情,
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
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
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
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
便有波澜,
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
贯穿着两个对比。
用人对比,
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
从而显示伤感。
从写法上看,
“闻说梅花早”是纵笔,
是一扬,
从而逗出洛阳之春。
那江岭上的早梅,
固然逗人喜爱,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
更使人留恋,
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
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
结尾一个诘问句,
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
语气更加有力,
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李景白)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88

(唐五绝)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唐诗,语文培训,作文辅导,阅读写作培训

《(唐五绝)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添加时间:2025-05-18;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8-106864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