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绝)悯农(李绅)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注释注释:[1]禾:禾苗。
[2]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
指中午。
[3]餐:饭。
[4]皆:都是。
[5]秋成万颗子:一作「秋收万颗子」。
这首悯农诗,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
在盛夏的正午,
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
汗水淌滴在庄稼地里。
可是谁又知道,
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李绅,
字公垂。
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
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
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
雅有所谓,
不虚为文。
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
列而和之,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盖十二而已。
」元稹和了十二首,
白居易又写了五十首,
并改名《新乐府》。
可见李绅创作的《新题乐府》对他们的影响。
所谓「不虚为文」,
不也就含有「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吗?可惜的是李绅写的《新乐府》二十首今已不传,
不过,
他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一称《古风二首》),
亦足以体现「不虚为文」的精神。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
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
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
展现出四海之内,
荒地变良田,
这和前两句联起来,
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
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
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
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
更为沉痛。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
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
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
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
而他们自己呢,
还是两手空空,
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
让读者去寻找,
去思索。
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
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
然而,
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生产了宫殿,
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
劳动生产了美,
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
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
那一滴滴的汗珠,
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
到「四海无闲田」,
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
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
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
除了不懂事的孩子,
谁都应该知道的。
但是,
现实又是怎样呢?诗人没有明说,
然而,
读者只要稍加思索,
就会发现现实的另一面:那「水陆罗八珍」的「人肉的筵宴」,
那无数的粮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的罪恶和那「船中养犬长食肉」的骄奢。
可见,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不是空洞的说教,
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
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
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
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李绅当然不懂得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道理,
但是,
我们从几十年之后唐末农民起义的「天补平均」的口号中,
便不难看出这两首诗在客观上是触及到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的。
《悯农二首》不是通过对个别的人物、事件的描写体现它的主题,
而是把整个的农民生活、命运,
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现实作为抒写的对象。
这对于两首小诗来说,
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一般化的,
然而诗篇却没有给人这种感觉,
这是因为作者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 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集中地刻画了那个畸形社会的矛盾,
说出了人们想要说的话。
所以,
它亲切感人,
概括而不抽象。
诗人还用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手法,
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因此它虽然是那么通俗明白,
却无单调浅薄之弊,
能使人常读常新。
在声韵方面诗人也很讲究,
他采用不拘平仄的古绝形式,
这一方面便于自由地抒写;另一方面也使诗具有一种和内容相称的简朴厚重的风格。
两首诗都选用短促的仄声韵,
读来给人一种急切悲愤而又郁结难伸的感觉,
更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赵其钧)出处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唐五绝)悯农(李绅)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李绅,悯农,唐诗,语文培训,作文辅导,阅读写作培训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注释注释:[1]禾:禾苗。
[2]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
指中午。
[3]餐:饭。
[4]皆:都是。
[5]秋成万颗子:一作「秋收万颗子」。
这首悯农诗,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
在盛夏的正午,
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
汗水淌滴在庄稼地里。
可是谁又知道,
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李绅,
字公垂。
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
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
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
雅有所谓,
不虚为文。
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
列而和之,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盖十二而已。
」元稹和了十二首,
白居易又写了五十首,
并改名《新乐府》。
可见李绅创作的《新题乐府》对他们的影响。
所谓「不虚为文」,
不也就含有「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吗?可惜的是李绅写的《新乐府》二十首今已不传,
不过,
他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一称《古风二首》),
亦足以体现「不虚为文」的精神。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
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
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
展现出四海之内,
荒地变良田,
这和前两句联起来,
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
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
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
更为沉痛。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
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
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
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
而他们自己呢,
还是两手空空,
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
让读者去寻找,
去思索。
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
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
然而,
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生产了宫殿,
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
劳动生产了美,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
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
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
那一滴滴的汗珠,
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
到「四海无闲田」,
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
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
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
除了不懂事的孩子,
谁都应该知道的。
但是,
现实又是怎样呢?诗人没有明说,
然而,
读者只要稍加思索,
就会发现现实的另一面:那「水陆罗八珍」的「人肉的筵宴」,
那无数的粮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的罪恶和那「船中养犬长食肉」的骄奢。
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可见,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不是空洞的说教,
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
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
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
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李绅当然不懂得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道理,
但是,
我们从几十年之后唐末农民起义的「天补平均」的口号中,
便不难看出这两首诗在客观上是触及到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的。
《悯农二首》不是通过对个别的人物、事件的描写体现它的主题,
而是把整个的农民生活、命运,
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现实作为抒写的对象。
这对于两首小诗来说,
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一般化的,
然而诗篇却没有给人这种感觉,
这是因为作者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 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集中地刻画了那个畸形社会的矛盾,
说出了人们想要说的话。
所以,
它亲切感人,
概括而不抽象。
诗人还用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手法,
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因此它虽然是那么通俗明白,
却无单调浅薄之弊,
能使人常读常新。
在声韵方面诗人也很讲究,
他采用不拘平仄的古绝形式,
这一方面便于自由地抒写;另一方面也使诗具有一种和内容相称的简朴厚重的风格。
两首诗都选用短促的仄声韵,
读来给人一种急切悲愤而又郁结难伸的感觉,
更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赵其钧)出处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唐五绝)悯农(李绅)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李绅,悯农,唐诗,语文培训,作文辅导,阅读写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