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代五言律诗)登兖州城楼(杜甫)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100字

(唐代五言律诗)登兖州城楼(杜甫)
登兖州城楼
唐·杜甫

东郡趋庭日,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
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
注释注释:(时甫父闲为兖州司马)★这是开元二十五年落第后,
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
是杜诗中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①弼注:公父闲为衮州司马,
公时省侍。
《论语》:“鲤(孔子之子)趋而过庭。
★②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所刻石碑。
鲁殿指鲁灵光殿,
汉景帝子鲁共王所建。
[注释](1)兖州:唐代州名,
在今山东省。
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
(2)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
(3)海岱:东海、泰山。
(4)青徐:青州、徐州。
(5)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6)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
(7)古意:伤古的意绪。
[译文]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
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
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
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
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
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
在城楼上远眺,
独自徘徊,
心中十分感慨。
------------------------------------------邵注兖州,
鲁所都,
汉以封共王余。
《唐书》:兖州,
鲁郡,
属河南道。
顾宸注兖州,
隋改为鲁郡,
唐武德间复曰兖州,
天宝元年又改鲁郡。
此云兖州,
当是开元二十五年,
公下第后游齐赵时所作。
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即今之嵫阳县也。
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
公时省侍,
故有“趋庭”句。
公至兖州省侍而咏南楼也。
通首皆登楼所见,
“海岱”“青徐”属远景,
故以“纵目”二字起之。
“秦碑”“鲁殿”属近景,
故以“临眺”二字结之。
仍在上下四句分截。
赵汸云:三四宏阔,
俯仰千里。
五六微婉,
上下千年。
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
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
①《前汉志》:东郡,
秦置,
属兖州。
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
”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
共登南楼。
”此借用其字。
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
傍通四维。
”③古诗:“浮云蔽白日。
”海岱青徐,
与兖州接壤。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w.net
《禹贡》:“海岱惟青州。
”④鲍照诗:“平野起秋尘。
”《海赋》:“西薄青徐。
”《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
俱属河南道。
⑤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
”《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
东行郡县,
上邹峰山,
刻石颂秦德。
⑥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
”徐摛诗:“列楹登鲁殿。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
”《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⑦《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
”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⑧沈约诗:“临眺殊复奇。
”《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
”薛君曰:“踌躇,
踯躅也。
”《玉篇》:“犹豫也。
”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后半怀古之情,
其驱使名胜古迹,
能作第一种语。
此与《岳阳楼》诗,
并足凌轹千古。
赵汸曰:公祖审言《登襄阳城》诗云:“旅客三秋至,
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
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
章华只旧台。
习池风景异,
归路满尘埃。
”公此诗实本于其祖。
张綎注:凡诗体欲其宏,
而思欲其密。
广大精微,
此诗兼之矣。
考公作此诗时,
年甫十五,
而所作已如此,
其得之天者,
良不偶也。
胡应麟曰:五言律体,
肇自齐梁,
而极盛于唐。
要其大端,
亦有二格。
陈、杜、沈、宋,
典丽精工,
王、孟、储、韦,
清空闲远。
此其概也。
然右丞赠送诸什,
往往阑入高、岑。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w.net

鹿门、苏州,
虽自成趣,
终非大手。
太白风华逸宕,
特过诸人,
而后之学者,
才非天仙,
多流率易。
唯工部诸作,
气象嵬峨,
规模宏远,
当其神来境诣,
错综幻化,
不可端倪,
千古以还,
一人而已。
又曰:宏大则“昔闻洞庭水”,
富丽则“花隐掖垣暮”,
感慨则“东郡趋庭日”,
幽野则“林风纤月落”,
饯送则“冠冕通南极”,
投赠则“斧钺下青冥”,
追忆则“洞房环佩冷”,
吊哭则“他乡复行役”等,
皆神化所至,
不似人间来者。
又曰: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如五言律体,
前起后结,
中四句,
二言景,
二言情,
此通例也。
唐初多以首二句言景对起,
止结二句言情,
虽丰硕,
往往失之繁杂,
唐晚则第三四句多作一串,
虽流动,
往往失之轻儇,
俱非正体。
惟沈、宋、李,
王诸子,
格调庄严,
气象闳丽,
最为可法。
第中四句大率言景,
不善学者凑砌堆叠,
多无足观。
老杜诸篇,
虽中联言景不少,
大率以情间之。
故习杜者,
句语或有枯燥之嫌,
而体裁绝无靡冗之病。
此初学入门第一义,
不可不知。
若老手大笔,
则情景混融,
错综惟意,
又不可专泥此论。
李梦阳曰:叠景者意必二,
阔大者半必细,
此最律诗三昧。
如“浮云连海岱,
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余”,
前景寓目,
后景感怀也。
如“诏从三殿去,
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
春帆细雨来”,
前半阔大,
后半工细也。
唐法律甚严惟杜,
变化莫测亦惟杜。
杨士弘曰:律诗破题,
或对景兴起,
或比物起,
或引事起,
或就题起,
要突兀高远,
如狂风卷浪,
势欲滔天,
领联,
或写意,
或写景,
或叙事,
或引证,
此联要接破题,
如骊龙之珠,
抱而不脱。
颈联,
或写意,
或写景,
或叙事,
或引证,
与前联之意,
相应相避,
引联要有变化,
如疾雷破山,
观者惊愕。
结句,
或就题结,
或开一步,
或缴前联之意,
或用事,
必放一步作散场,
如剡溪之掉,
自去自回,
言有尽而意无穷。
周珽曰:古雄而浑,
律精而微。
四杰律诗,
多以古脉行之,
故才气虽高,
风华未烂。
陈、杜、沈、宋起,
而吞吐含芳,
安详合度,
亭亭整整,
喁喁吁吁,
觉其句自能言,
字自能语,
品之所以为美。
渐至开元、天宝,
李、杜群贤迭兴,
国脉既昌,
文运正盛,
洋洋乎一朝声律,
顿成尽善。
自大历诸家,
以及贞元学者,
虽多合作,
不无少变。
元和以后,
风气渐衰,
声格浸降,
要亦世运使然耳。
周弼曰:五言律有四实,
谓中四句皆景物而实。
开元、大历多此体,
华丽典重之间,
有雍容宽厚之态,
此其妙也。
稍变,
然后入于虚,
间以情思,
故此体当为众体之首。
昧者则堆积窒塞,
寡于意味矣。
四虚者,
谓中四句皆情思而虚也。
不以虚为虚,
以实为虚,
自首至尾,
如行云流水,
此其难也。
元和以后,
用此体者,
骨格虽存,
气象顿殊。
向后则偏于枯瘠,
流于轻馁,
不足采矣。
又前联情而虚,
后联景而实。
实则气势雄健,
虚则态度谐婉,
轻前重后,
酌量适均,
无窒塞轻馁之患。
若前联景而实,
后联情而虚,
前重后轻,
多流于弱。
盖发兴尽,
则难于继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

(唐代五言律诗)登兖州城楼(杜甫)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杜甫,登兖州城楼,唐诗,语文培训,作文辅导,阅读写作培训

《(唐代五言律诗)登兖州城楼(杜甫)》添加时间:2025-05-18;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8-107080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