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唐代五言律诗)阙题(刘慎虚)

(唐代五言律诗)阙题(刘慎虚)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4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唐代五言律诗)阙题(刘慎虚)
阙题
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
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
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
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
清辉照衣裳。
注释注解:1、道由句:指山路在白云尽处,
也即在尘境之外。
2、闲门句:门一开,
便可见上山之路。
韵译: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
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
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
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
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评析:从诗的语意看来,
似乎是写友人在暮春山中隐居读书的生活。
诗以“暮春”为主题,
白云春光,
落花流水,
柳色清浑,
一片春光春色,
清新自然,
幽静多趣。
全诗无奇词丽句,
只把所见所闻如实道来,
娓娓动听,
使人快乐无限。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简析:这首诗原来应是有个题目的,
后来不知怎样失落了。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在辑录这首诗的时候就没有题目,
后人只好给它安上“阙题”二字。
这首诗句句写景,
画意诗情,
佳句盈篇,
可推为刘眘虚的代表作。
诗描写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
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
“道由白云尽”,
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
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
这样开头,
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
省掉了许多拖沓。
同时,
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
离别墅并不太远了。
“春与青溪长”,
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
其时正当春暖花开,
山路悠长,
溪水也悠长,
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
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一路走,
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
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
青溪行不尽,
春色也就看不尽,
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
三、四两句紧接上文,
细写青溪和春色,
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
“时有落花至,
远随流水香”这二句,
要特别注意“至”字和“随”字。
它们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
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
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一片繁花似锦的神情。
此时,
水面上漂浮着花瓣,
流水也散发出香气。
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
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
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
他悠然自适,
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
他沿着青溪远远地走了一段路,
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在青溪中,
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
总括上面四句: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
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
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
让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
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
一路行走,
一路观赏,
别墅终于出现在眼前。
抬头一看,
“闲门向山路”。
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
所以门也成了“闲门”。
主人分明爱好观山,
所以门又向山路而设。
进门一看,
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
长条飘拂,
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
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
写到这里,
诗人从登山到进门的一路经历,
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来了。
但他不过把几件景物摄进镜头,
并没有叙述经过,
仅仅给你以几种不同的变化着的形象。
结末两句,
诗人仍然只就别墅的光景来描写。
“幽映每白日,
清辉照衣裳。
”这里的“每”作“虽然”讲。
因为山深林密,
所以虽然在白天里,
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
那环境的安谧,
气候的舒适,
真是专志读书的最好地方了。
诗到这里,
戛然而止,
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
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
没有一句直接抒情,
然而情韵盈然,
意境幽美。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
”(《人间词话》删稿)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
不但写出风景,
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
而且又藏有人物,
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
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因而这首诗余韵萦绕,
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刘逸生)出处唐诗三百首

(唐代五言律诗)阙题(刘慎虚)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刘慎虚,阙题,唐诗,语文培训,作文辅导,阅读写作培训

《(唐代五言律诗)阙题(刘慎虚)》添加时间:2025-05-18;更新时间:2025-08-1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