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代五言古诗)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000字

(唐代五言古诗)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唐·李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注释注释:李益和苗发、司空曙,
都列名“大历十才子”,
彼此是诗友。
诗题曰《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
“望风怀想,
能不依依”(李陵《答苏武书》),
因风而思故人,
借风以寄思情,
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
本诗亦然。
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
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
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
此诗成功地通过微风的形象,
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
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 易优作文投稿、作文评价系统,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诗从“望风怀想”生发出来,
所以从微风骤至写起。
傍晚时分,
诗人独坐室内,
临窗冥想。
突然,
一阵声响惊动了他,
原来是微风吹来。
于是,
诗人格外感到孤独寂寞,
顿时激起对友情的渴念,
盼望故人来到。
他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
轻轻吹动竹丛,
行动自如,
环境熟悉,
好象真的是怀想中的故人来了。
然而,
这毕竟是幻觉,
“疑是”而已。
不觉时已入夜,
微风掠过竹丛,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
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
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
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
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
可惜这风太小了,
未能掀帘进屋来。
屋里久未弹奏的绿琴上,
积尘如土。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风啊,
什么时候能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结句含蓄隽永,
语意双关。
言外之意是:钟子期不在,
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
什么时候,
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
我当重理丝弦,
一奏绿琴,
以慰知音,
那有多么好啊!
“何当”二字,
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
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
双关风与故人,
结出寄思的主题。
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
前面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
“时滴”二句是流水对,
风吹叶动,
露滴沾苔,
用意还是写风。
入幌拂埃,
也是说风,
是浪漫主义的遐想。
绿琴上积满尘埃,
是由于寂寞无心绪之故,
期望风来,
拂去尘埃,
重理丝弦,
以寄思友之意。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诗中傍晚微风是实景,
“疑是故人”属遐想;一实一虚,
疑似恍惚;一主一辅,
交织写来,
绘声传神,
引人入胜。
而于风著力写其“微”,
于己极显其“惊”、“疑”,
于故人则深寄之“悠思”。
因微而惊,
因惊而思,
因思而疑,
因疑而似,
因似而望,
因望而怨,
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
随风而起,
随风递进,
交相衬托,
生动有致。
全诗构思巧妙,
比喻维肖,
描写细致。
可以说,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实际上并不在以情动人,
而在以巧取胜,
以才华令人赏叹。
(倪其心)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1

(唐代五言古诗)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关键词: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唐诗,语文培训,作文辅导,阅读写作培训

《(唐代五言古诗)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添加时间:2025-05-18;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8-106682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