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网页转word

(唐代七言律诗)惜花(韩偓)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100字

(唐代七言律诗)惜花(韩偓)
惜花
唐·韩偓

皱白离情高处切,
腻香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
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
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醆悲春酒,
明日池塘是绿阴。
注释注释:人们都知道韩偓是写作“香奁诗”的名家,
而不很注意到他也是题咏景物的能手。
他的写景诗句,
不仅刻画精微,
构思新巧,
且能透过物象形貌,
把握其内在神韵,
借以寄托自己的身世感慨,
将咏物、抒情、感时三者融为一体,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本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诗题“惜花”,
是对于春去花落的一曲挽歌。
诗人的笔触首先伸向枝头摇摇欲坠的残花:那高枝上的白花已经枯萎皱缩,
自知飘零在即,
离情十分悲切;底下的红花尚余粉光腻容,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却也预感到未来的命运,
在沉寂中愁态转深。
用“皱白”、“腻红”指代花朵,
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和形体感,
并形成了相映成趣的构图。
“离情”、“愁态”写残花的心理,
前者用“高处切”形容那种紧迫的危殆感,
后者用“静中深”传达那种脉脉无语的愁思,
都能切合各自特点,
状物而得其神。
未写落花先写残花,
写残花又有将落未落之分,
整个春去花落的过程就显得细腻而有层次,
自然地烘托出诗人的流连痛惜的心情。
接着,
诗篇展示了雨打风吹、水流花落的情景:眼睛追随着那一片片坠落水中的花瓣顺流而去,
再抬头望见残留枝上的花朵还在受无情的风雨摧残,
这满目狼藉的景象,
怎不教人满怀怅恨?这里的“片片沿流去”和“枝枝被雨淋”,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都是写的实景,
但添上了“眼随”、“恨满”,
就起到化景语为情语的作用。
随,
有追踪的意思。
不说“眼看”,
而说“眼随”,
更深一层,
把诗人那种寄情于落花的难分难舍的心意表现出来了。
至于“恨满”的“满”,
既可以指诗人惆怅满怀,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伤痛漫溢到每一株被雨淋湿的花枝上,
于是客观的物象又蒙上了人的主观心境的投影。
再进一步,
诗人设想花落后的遭遇。
美丽的花瓣散落在地面上,
设使能得到青苔遮护,
还可稍稍慰藉人意;而如果一任泥土污损,
岂不更令人黯然伤神?两句诗一放一收,
波澜顿挫,
而诗人对落花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悼惜,
也从中得到了体现。
末了,
诗人因无计留住春光,
悲不自胜,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只有临轩凭吊,
对酒浇愁,
遥想明日残红去尽,
只有绿沉沉的树荫映入池塘,
即所谓“绿肥红瘦”。
结尾一句不言花尽,
而其意自明,
委婉含蓄的笔法,
正显示诗人那种不愿说、不忍说而又不得不说的内心矛盾。
全诗从残花、落花、花落后的遭遇一直写到诗人的送花、别花和想象中花落尽的情景,
逐层展开,
逐层推进,
用笔精细入微。
整个过程中,
又紧紧扣住一个“惜”字,
反复渲染,
反复加深,
充分展现了诗人面对春花消逝的流连哀痛心情。
“流水落花春去也”,
这仅仅是对于大自然季节变化的悲感吗?当然不限于此。
近人吴闿生认为其中暗寓“亡国之恨”,
虽不能指实,
但看它写得那么幽咽迷离、凄婉入神,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交织着诗人自己的身世怀抱,
殆无可疑。
(陈伯海)出处全唐诗:卷681-63

(唐代七言律诗)惜花(韩偓)由易优作文(易优悦读)为大家精心整理发布,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悦读。作文培训,阅读培训,易优悦读助力每个孩子成为语文学霸。

关键词:韩偓,惜花,唐诗,语文培训,作文辅导,阅读写作培训

《(唐代七言律诗)惜花(韩偓)》添加时间:2025-05-18;更新时间:2025-06-25



    2025-05-18-106361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