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作者介绍]: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注释]:⑴霁(jì):雨后或雪后转晴。⑵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⑶客:客居。⑷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⑸深巷:很长的巷道。⑹明朝(zhāo):明日早晨。⑺矮纸:短纸、小纸。⑻斜行:倾斜的行列。⑼草:指草书。⑽晴窗:明亮的窗户。⑾细乳:彻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⑿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⒀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⒁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暗指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的品质。
[评析]:
[关键词]:古诗三百首,思乡,春天,哲理
《春日偶成》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