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辛弃疾《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原文_《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翻译_《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者介绍_《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原文_《水调歌头·我饮...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辛弃疾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宋代·辛弃疾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注释]:⑴东溪:即宛溪,在作者家乡安徽宣城。溪发源于天目山,至城东北与句溪合,宛、句两水,合称“双溪”。溪中多石,水波翻涌,奇变可玩。⑵野凫:野鸭。⑶蒲茸:初生的菖蒲。⑷住不得:再不能停留下去了。⑸薄暮:黄昏。

[评析]:

[关键词]:壮志难酬,离别,讽刺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辛弃疾《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原文_《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添加时间:2024-08-12;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8-12-14908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