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注释]:①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②梅谢了:指梅花凋落。③塞垣(yuán):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④鸿(hóng):即鸿雁,是一种候鸟。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⑤凭伊:指凭借大雁⑥问讯:问候;慰问。⑦大梁遗(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⑧浙河:即浙江 。⑨炊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⑩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宣和,宋徽宗年号。
[评析]:此词别本题作“晚春”,写闺中女子在暮春时节伤春伤别的闺怨。上片写伤春伤别。首三句写离别时的凄迷景象,融合如今思念时的怅惘情怀。将宝钗擘为两截,离别在桃叶渡口,南浦暗淡凄凉,烟雾笼罩着垂柳。次二句写不忍登高远望,因为总是失望,而失望当更添愁恨。又以“十日九风雨”烘托离人的凄苦。“断肠”三句,片片飘飞的花瓣令人断肠,风雨摧花全没人来救,更有谁劝那黄莺儿将啼声罢休。在烘托足够环境氛围之后,佳人正式出台。瞧瞧簪在鬓边的花簇,算算花瓣数目将离人归期预卜,才簪上花簇又摘下重数。花卜归期,以微妙动作显现佳人心态。昏暗的灯光映照着罗帐,梦中悲泣着哽咽难诉:是春天到来给我带来忧愁,而今春天又归向何处?却不懂将忧愁带走。
[关键词]:怀远,闺怨,宋词精选,女子,婉约
《祝英台近·晚春》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