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姜夔
【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作者介绍]: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注释]:1。集:栖息 ,停留。2。念:想。3。濡:沾湿 。4。皆:都。5。去:离开 。6。然何足道也:但是怎么能够灭火呢?7。足:能够。8。然:但是,然而。9。侨居:寄居,寄住。10。志:愿望;指灭火的心意 。11。见:看见 。12。虽:即使 。13。是:这 。14。善:好的。15。尝:曾经。16。皆:都 。17。对:答。18。即:就。19。他山:别的山头。20。相:互相。21。相爱:喜欢它。22。遥:远远地。23。足:值得 。24。汝:你。25。嘉:赞美,嘉奖。26。为:给……做事。
[评析]:这一首紧接上首而来,叙述宴会后,来到梅花前仔细观察梅花。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点点,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同宿”照应上一首“几时见得”,两者形成反差,意思是,翠禽小小反而同宿双飞,人却孤单无伴。自己在客旅他乡时见到梅花,它像绝世佳人,倚着修长的翠竹,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只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她不能回家乡,只能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梅花的一缕幽魂。接下来是说南朝时的深宫旧事。不要像吹落残花的春风,不顾梅花的娇嫩轻盈,要学会及早惜花,应该像汉武帝金屋藏娇,呵护珍重。然而终究是护花无力,苔梅凋谢的花片,随波飘零,更怨恨那玉龙笛吹奏出《玉龙》哀曲。待到梅花落尽时,再寻觅她的幽香,她已经映入小窗,像一幅画着梅花的横幅。赞美梅品,悯惜美好事物过早凋落,呼唤爱美护花情,为本篇所昭示的内在意蕴。
[关键词]:咏物,梅花
《暗香疏影》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
《姜夔《暗香疏影》原文_《暗香疏影》翻译_《暗香疏影》作者介绍...》添加时间:2024-08-12;更新时间: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