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李煜《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原文_《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翻译_《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作者介绍_《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赏析

李煜《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原文_《浣溪沙·转烛飘...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800字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五代·李煜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作者介绍]: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注释]:①灵筵:供亡灵的几筵。人死后,生者为祭奠死者而设立的几案,用以供奉灵位、衣物与酒食。《梁书·止足传·顾宪之》:“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裨唯下白粥清水干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灵筵,供亡灵之几筵,后人又谓之灵床,或日仪床。”②手巾:即毛巾,又称拭手巾、净巾,是擦拭脸手皮肤的日常用品。在中国,手巾自古即被使用,后禅林备之于僧堂、浴室、后架等供大众使用。《毗尼母经》卷八提出净体巾、净面巾、净眼巾之别。《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说明手巾的用处:“当用手巾有五事:一者当拭上下头;二者当用一头拭手,以一头拭面止;三者不得持拭鼻;四者以用拭腻污当即浣之;五者不得拭身体,若澡浴各当自有巾。若著僧伽梨时,持手巾有五事:一者不得使巾头垂见,二者不得持白巾,三者当败色令黑,四者不得拭面,五者饭当用覆膝上,饭已当下去。”此处当是大周后净面巾。因为李煜和大周后都笃信佛教,此处“手巾”当是佛教仪礼上的“手巾”。③浮生:指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故称为“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④憔悴:忧戚,烦恼。⑤壮岁:这里指李煜丧妻时的二十八岁。⑥婵娟:泛指形态美好的女子。这里指大周后。⑦黛烟: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

[评析]:

[关键词]:写景,抒怀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李煜《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原文_《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添加时间:2024-08-12;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8-12-15159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