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作者介绍]:
[注释]:(1)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的故事。《史记 周本纪第四》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刺就是指《采薇》。《汉书·匈奴传》记载: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2)作:指薇菜冒出地面。(3)止:句末助词,无实意。(4)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5)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6)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7)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8)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9)猃(xiǎn)狁(yǔn):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10)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11)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12)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13)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14)聘(pìn):问候的音信。(15)刚:坚硬。(16)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今犹言“十月小阳春”。(17)靡:无。(18)盬(gǔ):止息,了结。(19)启处:休整,休息。(20)孔:甚,很。(21)疚:病,苦痛。(22)我行不来:意思是:我不能回家。来,回家。(一说,我从军出发后,还没有人来慰问过)(23)常:常棣(棠棣),既芣苡,植物名。(24)路:高大的战车。斯何,犹言维何。斯,语气助词,无实义。(25)君子:指将帅。(26)小人:指士兵。(27)戎(róng):车,兵车。(28)牡(mǔ):雄马。(29)业业:高大的样子。(30)定居:犹言安居。(31)捷:胜利。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32)骙(kuí):雄强,威武。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33)腓(féi):庇护,掩护。(34)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35)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一说弓两头的弯曲处。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鲨鱼鱼皮制的箭袋。(36)日戒:日日警惕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