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司马光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注释]:1. 魏:战国时国名,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魏晖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2. 公子:诸侯的儿子,后来官僚的二子也称公子。3. 魏昭王:名遬(古“速”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95~前277年。4. 安釐王:名圉(yǔ),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76~前243年。釐:也写作“僖”。5. 异母弟:同父不同母的弟弟。者……也:最常见的判断句式,可译为“……是……”。6. 薨(hōng):周代,诸侯死了叫薨;后代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7. 即位:指帝王登位。8. 封: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9. 仁:仁爱。10. 下士:恭谦地对待士人。下:谦让。11. 无:不论。12. 贤:有才德。13. 不肖:无才德,于贤相对而言。14. 而:顺承连词,可不译。15. 礼交:按一定礼节与人交往。16. 之:他们,代“士”。17. 以:凭仗。18. 其:他的,代信陵君。19. 骄:骄傲地对待,形容词用作动词。20. 以此:因此。此:代上句内容,甚言区域之广。21. 争:争先恐后。22. 归:投奔,归附。23. 致:招来。24. 食客:亦称门客,指古代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并为主人效劳的人。25. 加兵:施加兵力,及发动战争。26. 谋:图谋,做侵犯的打算。27. 隐士:封建时代称隐居民间不肯做官的人。28. 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29. 夷门:大梁城的东门。30. 监者:守门人。31. 之:他,代侯赢。32. 厚遗:丰厚地赠送,即赠送丰厚的礼物。遗:赠送。33. 臣:我,秦汉前表示谦卑的自称。34. 洁行:使品德纯洁。洁:使……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5. 终:终究。36. 以:因为。37. 监门:指看守城门。38. 故:缘故。39. 置酒:备办酒席。40. 从车骑(jì):带着随从车马。从:使……跟从,动词的使动用法。41. 虚左:空出尊位。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42. 生:先生的省称。43. 摄敝衣冠:撩起破旧的衣服。摄:拉、拽、撩起。敝:破旧。衣冠:衣服。偏义复词,冠没有意义。44. 直上:径直上(车)。45. 载公子上坐:把自己安置在公子左边的尊位上。载:安置,搁。上坐:尊位,上位。坐,同“座”。?46. 以:凭借,“以”后省宾语“之”。之,代侯生上述行动。47. 观:观察。48. 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亲自驾车)。49. 客:这里指朋友。50. 市屠:肉市。51. 愿:希望。52. 枉车骑(jì):委屈“您的”车马随从。53. 过:访问,看望。54. 引车:带领车骑。55. 俾(bì)倪(bì):同“睥睨”,斜着眼睛看,表示旁若无人的傲慢神态。56. 故:副词,故意。57. 其:他的,代侯生。58. 语:说话。59. 微察:偷偷地观察。察:与上文“观”互文见义。60. 颜色:脸色。61. 宗室:与国君或皇帝同一祖宗的贵族。62. 举酒:开宴的意思。63. 窃:暗地,偷偷地。64. 终:副词,始终。65. 乃:副词,用于后一分句之首,表示衔接,可译为“然后”“于是”。66. 谢:告辞。67. 引:导引。68. 上坐:尊位。坐:同“座”,名词。“上坐”前的“坐”为动词。“上坐”前省介词“于”(在)。69. 遍:周遍,一个一个地。70. 赞:见(xiàn),这里是介绍的意思。“赞”是使动用法。71. 酒酣:饮酒兴尽畅快。72. 为寿:也叫上寿,意思是向尊者献酒,并致辞祝颂。“侯生前”之前省介词“于”(向)。73. 因:于是。74. 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75. 为:难为,作难。76. 足:够。矣:啦,表示事物的既成状态,并有加强语气的作用。77. 乃:(仅仅)是。78. 报关者:名词性“者”字短语,守城门的人,即负责开关城门的人。关:门栓。79. 不宜:不应该。80. 有所过:有逾越常礼之处。所过:名词性“所”字短语,作“有”的宾语。过:逾越。81. 故:特意。82. 过之:逾越常礼。之:代词,指向侯生“遍赞宾客”一事。83. 就:成就。84. 之:的,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85. 立:使……立,动词的使动用法。“市中”前省介词“于”(在)。86. 过客:访问朋友。过:访问。87. 以:介词,后省宾语(之)。88. 以……为……:文言中表示意谓意义的格式。以:是表“译文”意义的动词,与“为”字相配,组成兼语式的意动句,表示对人或事的看法或判断,相当于“认为……是……”。89. 而:连词,连接两个句子,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出。90. 长者:有德性的人。91. 也:表肯定语气。92. 于是:承接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93. 罢酒:结束宴会。94. 遂:就。95. 为:成为,做了。96. 所过:名词性“所”在短语,意即“访问的”。97. 屠者:以屠宰牲畜为业的人,可译为“屠夫”。98. 子:古代男子的尊称。99. 贤者:有才德的人。100. 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101. 知:了解。故:所以。102. 隐:埋没,作“隐居”讲,也通。103. 耳:助词,表示范围的仅此性,相当于“而已”,这里可不必译出。104. 数(shuò):多次。105. 请:拜访他,代朱亥。106. 故:故意。107. 复谢:答谢,问访。108. 怪之:以之为怪,意即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怪”属意动用法。之:指代上面两句的内容。109. 秦昭王:即昭襄王,名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06~前251年。秦破赵长平军,在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命白起为大将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