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诗词赏析
易优作文网——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原文_《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翻译_《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作者介绍_《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赏析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原文_《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翻...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杜甫


Word格式下载

全文700字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唐代·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注释]:⑴ 遣兴(xìng):犹“遣意”,也就是以写诗来消遣之意。⑵ 骥(jì)子:杜甫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指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⑷ 渠:他,指骥子。⑸ 仰:依赖。⑹ 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东汉末,天下大乱,庞德公携全家隐居于此。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这里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⑺ 不遂:不成。⑻ 雁足:事见《汉书·苏武传》,大意是,汉求苏武,匈奴单于诡言已死。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大泽中,于是声称:汉天子射上林苑中,得雁,足系帛书,知武所在。单于大惊,只好放还苏武。此处指难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⑼ 军麾(huī):军旗。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⑽ 战角:军中号角。⑾ 傥:通“倘”,如果。⑿ 免相失:免于相互离散。⒀ 迟:延迟。

[评析]:

[关键词]:写景,登高,抒情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由易优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语文阅读写作素养,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原文_《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翻译_《同...》添加时间:2024-08-12;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8-12-15137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