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当代·周恩来
茫茫大陆起风云,
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注释注释:张皞如《伤时事》原诗九月二十八日阅报,
见徐州会盟祸已近在眉睫,
政府犹用敷衍主意。
国家生命已断送于数人之手矣!不禁掷书流涕,
遂成口号。
太平希望付烟云,
误国人才何足云;孤客天涯空涕泪,
伤心最怕读新闻。
〖解释〗这首诗,
是周恩来为反对张勋复辟而写的重要作品。
一九一六年,
袁世凯死后,
张勋为了打击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
处心积虑,
勾结各地军阀,
在徐州订立臭名昭著的北洋七省军事攻守同盟,
妄图复辟封建帝制。
“(白加皋)如夫子”,
即张(白加皋)如先生。
他当时是天津市南开学校的教师,
有爱国民主思想,
支持学生的进步活动,
曾应“敬业乐群会”的邀请,
欣然加入该会的诗团。
当他从报纸上看到军阀徐州会盟的消息时,
十分气愤,
疾书《伤时事》一诗。
周恩来读后,
当即步韵奉和一首,
一同发表在《敬业》第五期上。
周恩来和诗,
从军阀重开战的风云突变写起,
明确地指出,
由反动军阀所造成的“举国昏沉”的黑暗局面,
是不足道的,
表现出敢于蔑视强暴和立志变革现实的革命精神。
后两句,
以草木摇落的秋天和凄切哀婉的虫鸣作为象征,
暗示了封建军阀张勋之辈复辟倒退的喧嚣,
正如秋虫一样,
不过是死前的悲鸣而已。
--引自周秉德《周恩来诗联集笺注》序http://www.hsm.com.cn/node2/node116/node119/node154/zh1.htm
当代·周恩来
茫茫大陆起风云,
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注释注释:张皞如《伤时事》原诗九月二十八日阅报,
见徐州会盟祸已近在眉睫,
政府犹用敷衍主意。
国家生命已断送于数人之手矣!不禁掷书流涕,
遂成口号。
太平希望付烟云,
误国人才何足云;孤客天涯空涕泪,
伤心最怕读新闻。
〖解释〗这首诗,
是周恩来为反对张勋复辟而写的重要作品。
一九一六年,
袁世凯死后,
张勋为了打击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
处心积虑,
勾结各地军阀,
在徐州订立臭名昭著的北洋七省军事攻守同盟,
妄图复辟封建帝制。
“(白加皋)如夫子”,
即张(白加皋)如先生。
他当时是天津市南开学校的教师,
有爱国民主思想,
支持学生的进步活动,
曾应“敬业乐群会”的邀请,
欣然加入该会的诗团。
当他从报纸上看到军阀徐州会盟的消息时,
十分气愤,
疾书《伤时事》一诗。
周恩来读后,
当即步韵奉和一首,
一同发表在《敬业》第五期上。
周恩来和诗,
从军阀重开战的风云突变写起,
明确地指出,
由反动军阀所造成的“举国昏沉”的黑暗局面,
是不足道的,
表现出敢于蔑视强暴和立志变革现实的革命精神。
后两句,
以草木摇落的秋天和凄切哀婉的虫鸣作为象征,
暗示了封建军阀张勋之辈复辟倒退的喧嚣,
正如秋虫一样,
不过是死前的悲鸣而已。
--引自周秉德《周恩来诗联集笺注》序http://www.hsm.com.cn/node2/node116/node119/node154/zh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