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现代诗歌滋味的5个切入点_文学常识

现代诗歌滋味的5个切入点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滋味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0字

现代诗歌滋味的5个切入点_文学常识

  汲安庆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新诗派”的理论家袁可嘉说:“诗是经验的传达而非热情的宣泄。”[①]
  
  这一说法主要针对了当时浪漫主义诗歌的滥抒情,还有前期现代派诗歌的感伤癖,导致诗歌思想的硬度和质地缺失的弊病。而矫治的方法便是:以西方现代诗为参照,通过现实、象征、玄想的综合,让新诗由情绪内质向思想内质、经验内质转化,从而实现新诗的现代化。
  
  这种追求显然是贴近现代诗歌的本质的,也暗合了世界范围内日渐强势的工具理性思潮。当然,为了防止过分崇尚“认识的深度”所带来的诗歌阅读的“涩度”与“难度”,现代诗人也追求“情感的深度”,努力谋求诗情的深沉与诗思的深邃的统一。
  
  这是现代诗歌创作的挑战。看似自由表达,实际上却难关重重。然而正是这种“难”造就了现代诗歌独特的滋味和趣味。诗人王家新深有感触地说:“诗意的呈现,尤其是诗歌可能性的呈现,总是伴随着对某种难度——有时甚至是一种‘看不见的难度’——的克服。”[②]
  
  说得多好!诗歌创作是伴随着对某种难度的克服,诗歌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呢?很多人抱怨“看不懂”现代诗歌,殊不知这正是现代诗歌富有滋味的一个重要表征啊。难度出现,调动所有的生命积累,美学积淀,情感经验,去拥抱,去体悟,去融化,总能声气相通,经验相合,生命相融的!
  
  一、从意象的角度切入
  
  意象仿佛一个魔瓶,任你思想、情感、欲念再怎么桀骜不驯、奔放不羁、游踪不定,都能神奇地收服、聚合和安抚;意象一如气候适宜,肥力十足的土壤,一俟思想、情感的种子落下,便能使之迅速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所以,从意象的角度切入,沿波讨源,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往往能迅速地感受诗人传递的诗歌经验,以及深藏其间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里有“嘶哑地歌唱”和“羽毛腐烂”这两个意象。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全诗体悟:“嘶哑地歌唱”是极限生命状态下迸发的激情与深情,这和发着高烧依然挣扎着起床给孩子做饭的母亲,伤痕累累依然冒着炮火奋力前行的战士,在精神本质上是相通的,没有大爱盈胸,也断然不会有如此的崇高之举。倘若将这置换成一只活泼伶俐,婉转歌唱的小鸟,绝不可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羽毛腐烂”的意象乍一看,很不雅。“腐烂”一词很容易令人想起肥蛆蠕动、苍蝇乱飞、恶臭弥漫的场景,相对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典雅、高贵,其粗俗、丑陋更形突出。但恰恰是这个粗鄙的意象最能表达作者奉献祖国的激越情感、笃定意志,还有对日本侵略者暴行的有力回击。话糙、情糙,但是理儿一点也不糙!
  
  抠住意象不断进行审美的追问,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正是无限逼近诗人诗思核心重要秘诀。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什么那么感人?和诗中精心营构的意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破旧的老水车竟然还在“纺着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竟然还在“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这不也是在生命极限状态迸发的大热爱、大执着么?这是探究性学习的矿藏。
  
  马雅可夫斯基的《唯一的腿》为什么一经写出,连诗人都觉得有如神启?爱心上的人,竟然像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对任何人都不需要了的兵士/爱护着他唯一的腿”,爱之火热,爱之崇高,爱之神圣,在一条幸存的腿上得到集中而淋漓的展示。这是意象鉴赏法的延伸,牛汉的《华南虎》,艾青的《礁石》都属于此列。
  
  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③]可谓道尽了人类此种情爱的悲壮与伟岸,博大与美好。而这种审美效果的获得,正是凭借了诗人精心选择,体现了“共感”与“独感”统一的意象!
  
  二、从结构的角度切入
  
  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现代诗歌极为短小,所以结构之美的营造显得尤为突出。诗歌教学中,如果引领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切入,不仅可以充分感受诗歌的形式之美,而且也能一窥诗人心灵的堂奥。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在“对联式”的整体结构中曲尽变化,既折射了是非颠倒,人性沦丧的文革时代,又将自我不屈的抗争,执着的守望,合盘托出。余光中的《乡愁》属于“线性结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时间的长度也是诗人乡愁的长度,时间越长,乡思越浓——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风化!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带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特色,“生鸟——死鸟——泪人”,三个不同空间的画面被蒙太奇式地组合在一起,分别代表意志的巅峰状态——信念的巅峰状态——情感的巅峰状态,执拗而富有张力,已经不知何者为鸟,何者为人,无限丰富的情感,尽在这个巨大的诗意空间之中了。
  
  结构

《现代诗歌滋味的5个切入点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10-02;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0-02-313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